名园老马 发表于 2021-10-16 14:38:35

海丰博物馆的珍宝与错误



博物馆,是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1985年,海丰博物馆成立。2010年元旦,位于红宫红场西侧的海丰博物馆新馆揭牌开馆。8年过去了,仍有很多海丰本地人并不知道海丰博物馆的存在,就算知道的、去过的,也只是在一楼临时展厅参观,并未踏足二楼的海丰历史展厅。
也许正是由于历史展厅参观者少,一些文物标注的错误无人发现,无人理睬,或许已经静静地错了8年之久……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海丰博物馆(以下简称海博)哪些藏品有错误或不当的描述:
注:本人非文物研究专业人员,仅以浅薄的知识及与权威博物馆藏品的对比做一点探讨,欢迎纠错与讨论。
图文 | 凌霖

青铜双耳方形觚


海丰博物馆. 【青铜双耳方形觚】

这个标注有两个疑问:1)名称: “觚”“觚”是一种饮酒器,而展柜中器物符合盛酒器“方壶”的特征。   下面是故宫博物院网站觚与方壶其中两件文物的截图,可以清晰分辨。
故宫博物院.【兽面纹觚】
故宫博物院.【四升客方壶】
2)年代:“清”青铜器起于夏,盛于商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器身纹饰华丽多样到了汉,青铜器的装饰已变得简单,且器身多为素面,随着陶器、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逐渐被取代。汉代人已逐步弃用青铜器,清朝人为什么还要仿制如此笨重的青铜酒器呢?于理不合。文物器身是素面的,具有汉代青铜器的特点。所以属于汉代的可能性极高。再来看河南博物院一件西汉文物的命名:
河南博物院.【素面铜钫】
素面铜钫,断代为西汉,钫是汉之后对于方壶的称呼。

海丰博物馆. 兽首衔环耳
兽首应是饕餮纹演化而来
综上分析,试命名:【双耳素面铜钫/方壶】/【兽首衔环素面铜钫/方壶】描述:器方口微侈,方唇,长颈,素面,双兽首衔环耳,鼓腹,下部缓收,方圈足。至于断代是否为汉还需专家进行鉴定。
三足铜炉

海丰博物馆.【三足铜炉】

此炉为冲天耳,三乳足,是宣德炉的经典样式。宣德炉名气很大,宣德后至民国仿制品极多,真假也是极难分辨,因此看到海博标注明宣德时我是极度怀疑的。后来我看到炉内壁有张贴纸,写着“清 铜三足宣德炉”,与标注出现了不一致,这是一个不该出现的错误。
铜炉内壁贴:清 铜三足宣德炉
铜炉底部篆体铭文:【宣德年制】
此炉断代是否准确呢?是否与宣德炉同样材质呢?可能还有待权威鉴定。试命名:【冲天耳乳足铜炉(带座)】应标上宣德炉的重量。
铜佛座像

海丰博物馆.【铜佛座像】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佛像,刚看时我首先想到的是藏地文殊菩萨的佛像造型,因为肩花上的经书与宝剑是文殊菩萨的重要标识。但此像无冠,又让我有些怀疑,最后终于在国家博物馆网站找到一件相似的文物:鎏金铜宗喀巴坐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鎏金铜宗喀巴坐像】
宗喀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本名罗桑扎巴。青海湟中县人,因藏语称湟中为“宗喀”,故被尊称为宗喀巴。宗喀巴大师的造像大多头戴桃形尖帽,无帽的相对较少。如果这尊真是宗喀巴大师铜像,尽管品相稍差,也是一件较有价值的文物。同时,此铜像为何出现于海丰也是值得探索和推测的。试命名:【鎏金铜佛/宗喀巴坐像】描述:佛像面相慈祥,略含微笑,结跏端坐于莲花座上,双手当胸结说法印,左右肩花上分别置有经书和宝剑。
青釉贴望鸟首碗


海丰博物馆.【青釉贴望鸟首碗】


这种造型的器物在两晋时期的越窑曾大量出现,浙江博物馆就有一件极其相似的。

浙江博物馆.【西晋越窑青瓷鸽形魁】

浙博的定名是“西晋越窑青瓷鸽形魁”。“魁,羹抖也。”—《说文》,也就是汤勺、调羹一类。


那么海博这件文物的功能是什么呢?碗?魁?洗?仍有待确认。我的关注主要是命名有点怪,试命名:【青釉鸟形碗】

色釉瓷花瓶


海丰博物馆.【色釉瓷花瓶】


这件同样是命名问题。试命名:【窑变釉梅瓶】

这就是我认为在命名或描述有问题的5件文物,海丰博物馆的馆藏珍宝还有很多,欢迎更多的人走进海丰博物馆二楼的历史展厅,了解我们海丰本地的历史文化,同时也一起来纠错。距离5.18“国际博物馆日”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期待到时能看到已经更正的文物标注。
海丰博物馆.位置示意图



图文 | 凌霖来源:隆啊隆骑马去海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丰博物馆的珍宝与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