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老马 发表于 2021-10-16 15:01:18

海丰咸茶

食咸茶是海丰的生活习俗之一,旧县志对此有所记载。
海丰的咸茶,实际上是茶水加佐料的一种饮食。据笔者所知,这种饮(食)法,花样是很多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
一、咸茶先把茶叶放在“牙钵”(一种陶器)中擂碎,然后冲水加盐,制成咸茶水(亦可用茶末制之)。舀一碗咸茶水,放上炒米、花生、芝麻之类,就成了“咸茶”。这是典型的咸茶,福佬话地区普遍盛行这种食法。客家话地区的吃法,大同小异。异者,炒米、花生下得很多。吃咸茶的多是妇女,凡女客上门,擂咸茶是重要的待客程序。不过,男人也有很多喜食咸茶的。据说,有个别男士,竟可吃下摆满一八仙桌的咸茶。当然,吃的是福佬地区的咸茶,如果是客家地区的咸茶,恐怕这些人没法吃这么多了。


二、菜茶说起菜茶,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县城菜茶。正月半吃菜茶,是一种节令饮食。这菜茶,有人叫丁茶,吃的日期不同,大概什么地区什么日开灯,就什么日吃丁茶。因此,爱吃菜茶的人,正月初十后到不同开灯日的人家去串门,包你连日会大快朵颐的。有的地区,添丁要请全村老少食菜茶,这笔开销是不少的。所以,有添男丁的也可三两家合作备菜茶请人,以节省开支。
菜茶,顾名思义,是炒熟青菜泡上加盐的茶水。炒这种菜茶,要炒到熟而不烂,以色泽青绿为佳品,有的亚嫂亚婆,在这方面是博得人们赞许的。说菜,其实不仅仅是青菜,还要加点胡椒、豆粉、花生、炒米,随着人民生活改善,墨脯、鲜鱼、鱼帝粉,猪肉之类,也都成了佐料了。而近来,饮食行业在其食谱中增加了“菜茶”一种,海城街头,就可见到一些饮食门市的门口书有“菜茶”二字。


三、饭茶客家地区较盛行,一般是把大米、赤豆、白豆煮熟,再加上炒米、花生或芝麻泡上茶水即成,这里煮米也有讲究,一般是以熟而不烂、不粘最为合格,太烂不行,当然米生也不行,这同菜茶的菜颇为近似。从这些作料看来,饭茶已是一种点心食品了,实际上,很多客家人常把它作为工余时吃的点心。


四、香茶这种茶的制法是:将薄荷或芝麻擂成细末后冲上清茶水。有的还加以咸味,或加糖成甜味。这类茶,饮的人也不少。属于这一类的茶各有各的味道,但都有“香”的特征,所以笔者把它们归为一类,暂定其名为“香茶”。妥当与否,还待议定。
盛行食(吃)咸茶、菜茶,是海丰的习俗。它来源于古老的饮茶传统。
茶原产于我国。瑞典著名植物家林奈最先给茶树定了学名,称它为“中国茶树”。说起中国人饮用茶叶的历史,据专家学者考究,最少也有四千年以上,有个别学者甚至说有上万年的历史!我国种茶、饮茶的历史确实悠久,最早的论茶专著《茶经》就出于唐朝的陆羽之手,据《茶经》介绍,茶有五个名:荼(即茶的异名同义字)、槚、蔎、茗、荈。在药物学家的本草书上多写作“茗”。至于饮茶,古来就有添加葱、姜、枣、桔皮、茱荑、薄荷等佐料的习惯。现在蒙古人饮茶,要加糖、盐、牛奶,苗瑶族人则加炒米、花生、芝麻等,叫打油茶。其法是将茶叶、花生、炒米、芝麻、黄豆、葱、姜等原料用油炒过,茶叶加水烧开,去渣,碗中放上原料,泡上茶水。
根据这些古代的记载和现代苗瑶族的食法看来,海丰几种咸茶,都是有来头的。这个来头,想来是同海丰居民的来源有关。海丰居民多从福建等外地移入,保存有古风。海丰古代輋族不少,至今,这个族的居住地还用“輋”字命名的,如“罗輋”、“胶抪輋”等。据民族学者的考究,輋、瑶、苗是同系的,因此,輋族至今保存着苗、瑶族的食茶法也是很自然的了。





来源:隆啊隆骑马去海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丰咸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