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老马 发表于 2021-10-16 15:26:07

海丰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

海丰纸扎工艺 (传统技艺类)
海丰民间纸扎工艺历史悠久,在历代的传承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工艺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海丰纸扎取材广泛,造型逼真,擅于制作大型和巨型作品,如神话人物造像、动物造像、金锞船、花灯等,高可达十米。工艺品以麒麟虎狮头、各种造型的风筝、戏曲帽盔道具和民间祭祀用品为主,其中尤以麒麟虎狮和戏曲帽盔道具最具特色,其造型和工艺方法较为完整地体现了海丰传统纸扎的精髓。----------------------------------------

海丰建醮 (民俗类)

“建醮”俗称“拍(打)醮”,是以“驱瘟禳灾,祈求社稷平安”为主要内容的祭神灵民间信俗活动。

海丰民间以打太平清醮为主。太平清醮有三、五、七天不等,因地而异。打醮要办三年,停三年,周而复始。其主事机构设有总理、副总理、理事等,由社头推荐任职。醮场安置四大元帅、大士爷等,有镇醮场四方凶神恶煞的作用。建醮有迎神、请神巡游、启醮、合镜斋戒、念灶经、启人缘榜、赶船、摆幽祭孤、抢孤、开台例戏、送神、散醮等祭祀仪式。
----------------------------------------
地藏王诞庙会 (民俗类)

清光绪年间,海丰发生瘟疫,群众从惠东请来地藏王菩萨供奉,祈求天下平安。直至现在,地藏王菩萨在海丰县各乡村都有供奉,较为盛行的有梅陇、梅尖十社、梅陇南山罗、南山冯、云路、四合社、赤石、陶河下家、海城道山、可塘金竹围、赤坑圩、赤花等镇、村。

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为地藏王诞辰。诞辰前,合镜依惯例一连斋戒数天,庙前做大戏。神诞应日,延续历史传承下来的习俗,从早上开始,善男信女前来敬拜,络绎不绝,庙中香烟缭绕,炮竹声不断。庙会常有民俗游行,有跑布马、花伞舞、挑花篮、狮舞、扛糕仔亭、锣鼓队等,热闹非凡。
----------------------------------------
陶河颜氏重阳祭祀节 (民俗类)

陶河颜氏重阳祭祀节起源于颜氏族人对在唐朝“安史之乱”中,于天宝十四年被安禄山叛军杀害的颜真卿、颜杲卿等颜氏先祖的纪念,这一习俗传承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祭祀仪式主要有两祭。各户先在各分支祠堂祭祀先祖,“铜钱粿”和“红印桃”两种小吃是必备的祭品。至晚餐后,来自各分支的族人云集总祠堂前,向先祖行三拜之礼。仪式结束后,两边的司仪燃放“三把连”各九响,表示庆祝九九重阳节,祠堂对面戏台上开始演戏。

颜氏重阳祭祀节历史悠久,颜氏后人通过这种仪式,既缅怀先人,又教育后人精忠报国,传承颜氏先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国家分裂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祭祀节也是连接族人感情和精神文化的重要纽带。----------------------------------------
可塘麒麟虎炮灯会 (民俗类)

可塘罗南新厝村元宵灯会可追溯到公元1813年,至今已有二百年的历史。当时的老百姓为祈求农业大丰收,生活美满幸福,开始在农历正月十五日这一天,以拜祭“元天上帝”(又称“帝爷公”)的形式举行祈祷仪式。

新厝村在每年农历正月初十起开始筹备灯会,制作麒麟炮、虎炮、花灯等。灯会的特色就在于麒麟虎炮和花灯的制作上,用竹、木、铁板制成20只1米长的麒麟架,1只3米长的虎架,装上烟花,称为麒麟虎炮;还制作1个高8米的4层烟花花灯。正月十五下午5时至6时期间,由男人们前往元天上帝庙,请元天上帝到祠堂,村民推选代表,向元天上帝祈求全村的“合乡签”、“早签”、“冬签”。求得签后,开始燃放麒麟虎炮、花灯,场面热闹壮观。灯会后,上演大戏,各家各户分别向元天上帝求签、求灯、求红彩,直到次日凌晨5时送回元天上帝,仪式结束。
----------------------------------------
海丰民间演戏习俗 (民俗类)

旧时,海丰几乎村村社社设庙,家家户户敬神,世代相传。敬神的最高形式是演戏(凡演戏必奉神)。

一年十二个月,城乡四处,无处不有祭祀演戏活动,戏剧演出与民情风俗结合,就形成了海丰民间独有的演出习俗,故有“老爷没死,有戏好睇”的俗语。海丰民间演戏习俗主要有:应日、出煞、搬仙、送子、点戏、示牌、挂彩、插松等。













来源:隆啊隆骑马去海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丰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