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老马 发表于 2023-7-30 16:12:24

龙眼时节话西山

蝉声刚歇,转眼红荔唱罢龙眼又登场。于是,在我们的圈子里,又一场和岭南佳果龙眼有关的运动经过酝酿,终于在龙眼最当时的时候成事。
受热情的文友军华姐之邀,在一个同样热情无比的星期六上午,我们如约而至。西山村,位于陆丰市西北部西南镇中心,东邻海丰县平东镇,北接陆河县新田镇,南连河西镇、潭西镇,东与大安镇隔水相望。
来到军华姐家中,发现她家早已经泡好茶、备好刚摘下的新鲜龙眼,加上其家人的好客,真的让我们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动。看着茶几上的龙眼,我忍不住摘下几颗,本想沽名学那斯文之人浅尝几颗即止的,怎奈此龙眼甘甜至极,顿时停不下口。难怪明代顺德人李孔修对龙眼情有独钟,写下《咏龙眼》:封皮酿蜜水晶寒,入口香生露未乾。本与荔枝同一味,当时何不进长安。心里对主人家的龙眼树渴望更深。
军华姐好像也看出我们心不在焉,一盏茶时间,便带领大家直奔主题。大家兴高采烈地拿勾杆的、拿袋子的,很快便形成一支队伍,在军华姐爱人的带领下,来到村前,沿着田壆,穿过流水潺潺的水利沟,那一片黄澄澄的龙眼林在望。看着水利沟中的田螺和游动的鱼儿,这让我想起了童年时在水利沟里玩水和摸沙蚬的往事,很是温馨。

过了水利沟,往前数十米的坡地上出现了一片硕果累累的龙眼林。在军华姐爱人的介绍下我们才知道这里一片十几棵龙眼树正是军华姐家公家婆辛勤种大的。眼看着眼前的压满枝头的龙眼,大家早就按捺不住了,各占有利位置摘起果来。大家有拿钩子勾的,有的依仗身高的便利,最令人惊奇的是我的同学夏芹,巾帼不让须眉的她凭着身手矫健竟然攀上树去,采摘那树顶那满受阳光雨水哺育的饱满果实,让人佩服不已。在烈日和酷暑的洗礼下,大家挥洒了汗水,也收获了满满的甜蜜。闲暇间,大家谈起上午来时满兄从南湖市场购买龙眼来时,均捧腹大笑,所有的疲惫均消失一空。

体验了采摘的快乐,古寨游便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西山古寨便在军华姐家所在西山村中。巧的是寨子东门寅宾门就在她家左侧。西山寨始建于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竣工于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孟春,也即是说,这座占地3.2万平方米,墙高6米,宽0.6米,内按三街六巷建设,外置四座寨门的宏伟城寨竟然是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建成的,效率之高让人拍案惊奇。从东门寅宾门进入,所见除了崭新的宗圣家祠,其余建筑物大多已经剩余断垣残壁,与荒草爬藤作伴,任凭自己在时光中慢慢消逝。只有那大青石打造的门框、檐框、门当依然高傲地伫立在废墟中,忠贞不移地捍卫着主人过去的荣光。时过境迁,人口的剧增首先从寨子内部打破规则,原有曲直分明的三街六巷在不断的改造中变得模糊。到后来,当寨子的功能不再满足这里的人们时,它,自然也就只能在被遗忘的时光中悄然老去。
西门叫迎津门,按照五行学说,西为金,何来的水?可五行运行起来就显得玄妙了,金能生水,那么迎津一说也就成立了。从西门再往北行走大约百来米,便可见一方半月形大池塘。北寨墙是南山古寨保存得最完好的一面寨墙,它与半月形池塘的弦边是平行的,中间只留一条宽约3米的道路通向北寨门,也即寨子的正门。
在正门外开挖这样大面积一方池塘,不单单只是古人重视风水的体现。在以冷兵器为主的古代,寨子作为保护族人的防御性建筑,考虑的更多当然是它的防御性。如果寨子的前方是一处平整的开阔地,那么来犯的敌人就会借助大型攻城器械横冲直撞对寨门造成严重的打击。而开挖这么一方池塘,就能够很好地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那么敌人想要进攻的话只能从北寨门和池塘之间的通道进入,那等待他们的就是寨墙上的寨勇们锋利的刀枪和弓箭等的伺候。
对古墙情有独钟的细叶榕和薜荔藤,一个用盘根错节宣示了主权,一个不甘示弱,绿了整座寨门楼。门前矗立的两对旗杆架静静倒映在池塘上,无声地启迪着曾氏后人。中午,军华姐夫妇在一家农家菜馆用当地特色美味的午餐招待了大家,让大家再次感受到他们一家的热情。吃饱喝足后,这一次有得拿、有得玩、有得吃的西山之行终于落幕。临别,摸摸坚挺的肚子,望向西边的大肚山,正可谓相映成趣。期待下一次采摘之旅。




来源:善美东岸文字:许宇奈图片:许宇奈编辑:黄晓萍审核:马泽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龙眼时节话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