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老马 发表于 2023-11-6 16:32:20

赞与叹之间的红色黄羌


2018年4月22日,“汕尾文化之旅”再进海丰县黄羌镇,领略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文化。

我第一次去黄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写了一篇黄羌镇“点石成金”的通讯。

第二次是2012年,在一个春雨潇潇的上午,我们驱车直达黄羌镇虎噉村。看到的不是黄羌石材,而是遐迩闻名的虎噉黄花菜。黄花菜也叫金针菜,夏天连续开花三个月。这时候还没开花,但见一片片绿油油的金针菜生机勃发。虎噉村的金针菜亩产值达两万元,爽口而无酸味,每年中秋、春节前我都要买十斤分送亲戚。

第三次去黄羌是应海丰文友之邀去虎噉,但不是去看黄花菜,而是去了石莲庵。该庵位于深山的峡谷旁,庵前有一棵大树,中间已经烂空。所谓“庵”,其实是一座小小的观音陶瓷像安在一块大石头的上面,顶部是一块倾斜四五十度角的大石头,而前面的亭子反而比较豪华。顶部的大石头不时有水滴下,旁边的溪水也常年不绝。

第四次是汕尾日报社开始开展文化之旅当年的2015年年底,我们去海丰县北部三个山区镇采风,午饭后,前往黄羌,首先去坑联村华南园,然后去罗輋坝和庆宫、石头坪东岭小学旧址。这次,我们终于看到金针菜。金针菜一坵接着一坵,绿葱葱的,不过每坵只有零星几朵黄花。没见过金针花的女作家们也很满足了,纷纷走到园里,抓住一朵花就摆甫士拍照,看她们陶醉的样子,内心一定美得像黄花一样灿烂。

第五次去黄羌,也是文化之旅,不过不是去黄羌镇,而是国营黄羌林场。黄羌林场的红色文化给作家们留下深刻印象。


1957年以前黄羌是公平区的一部分,现分设为黄羌镇和国营黄羌林场两部分。黄羌由于地理条件和农民富有斗争传统,便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在黄羌这片古老文明的红土地上,生活着近四万客家人,秉承着祖先勤劳、勇敢的优良品质,在深山老林中奋斗不息,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黄羌镇双圳小学戴镜兵校长很热心,专门配合组织了黄羌红色文化之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红色黄羌。


首站,到了石莲庵,其他没变,变的是“滴水观音”现象看不到了,庵后两块石头的夹角做了一堵小小的墙壁,前面摆放几个陶瓷像。上面的石头也不滴水了,原本那充满禅意的感觉顿然消失。

上山时观赏满山盛开的白梧桐,下山后喝咸茶、听山歌、看还没开黄花的黄花菜。

这些都是前奏,最让人动心的是后面的红色文化,也是最让人揪心的。因此,我用两个字来表达心里话:赞与叹。

石山营村,1957年被评为“第一等红色革命根据地”。石山营下村有一座旧房子,是“东江第三游击纵队新编大队队部旧址”。经查,1940年8月,曾生同志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队长,率部开进东莞县的大岭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这个第三纵队新编大队是否是曾生任队长的第三大队,还是曾生担任东江纵队司令员后新编的第三大队,还是需要考证。


黄羌下寨的邱氏公厅,曾经是红军医院、红二师军医处、中共海陆紫特别委员会旧址,如今偌大的公厅杂草丛生,站在这断墙残壁处,一种悲凉从心而生。公厅旁边的“八百勇士出征处”旧址特别醒目。刘立道奉命于1927年10月2日来到黄羌,找到海丰县委书记张善铭,后者听说南昌起义南下部队需要海丰人民的支援,毫不犹豫发布招兵命令,筹集粮草,全力以赴,共赴时艰。10月4日,应征而来的八百海丰农军,从黄羌高唱《农友之歌》,前往前线,接应南下部队。当时海丰全县才多少人口,两三天时间就招集到七百多名战士,可以说是很不简单,也证明了海丰群众基础非常好。可惜,队伍出发不久就接到南昌起义部队在三河坝战役后分头转移的消息。八百勇士回归时,带队排长光荣牺牲。石头坪村的东岭小学旧址很荒凉。一座西式大院子,两层,四四方方,有20多间房子,大门紧闭,前面和旁边杂草丛生,但也是破烂不堪,这里曾经是解放军粤赣湘边纵司令员尹林平指挥部的住址。

到了东岭村,一座漂亮的范氏祖祠非常耀眼,而其左前方一座比祠堂还大的老式建筑却残破不堪,听说这是红二师后勤处遗址后,我心里嘀咕道,新建的祠堂很漂亮,而红色遗址却没人打理。走近才知道,后勤处就是过去的范氏祖祠。为了给朝面山上的红二师官兵提供物资,从公平采购的物资沿罗輋河运到石头坪码头,再由各村的赤卫队员搬运至此地。范氏祖祠曾经是粤东地区最为豪华的建筑物之一,为了支援革命,坪岭范氏民众,慷慨地献出了祖祠。如今,古老的范氏祖祠历经风吹雨打,屋顶塌了,石柱断了,目不忍睹。据说如果要按原来的模式修复,需耗资两千万。

官田吕氏祖祠前竖立着的“海丰县临时革命政府旧址”牌子,唤起了人们对海陆丰三次武装起义的追忆。1927年9月17日,海陆丰第二次武装起义胜利后,成立了“海丰县临时革命政府”。八天后,强敌来攻,临时革命政府迁出县城,来到了官田村。一个多月后,第三次海陆丰武装起义胜利,临时政府才迁回海丰县城。

这次红色文化之旅,可以看出戴镜兵校长的初心,也可以看出黄羌镇党政和各村的重视。在镇政府召开的座谈会上,黄羌镇委三位正副书记全都放弃节假日休息出来和大家畅谈。黄羌镇地处海丰县北部山区,长期以来担负着保护公平水库水源地保护的重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黄羌老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曾一度成为我党早期进行土地革命、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的重要根据地之一,也一度成为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徐向前、彭湃、曾生、杨其珊、赵自选、董朗、张善铭、古大存等领导人都曾在此开展革命,留下了很多革命事迹和红色遗址,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中心区。红色普查经市审核认可的全县288个革命遗址中,黄羌镇占据102个。正是这丰富的红色资源,尤其是邻近的惠东县把高潭镇的中洞打造成“东江红都”,黄羌林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使他们认识到挖掘、保护、开发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并付之行动。


只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都会点赞。黄羌镇的工作做得非常细,我们所到之处,看到的都有树碑挂牌,不少地方还插有红旗。石山营村进第三大队队部旧址路口,树立巨型宣传栏,详细介绍该村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做出的贡献和牺牲。而新建的黄羌革命史料馆集中展示了革命战争年代发生在黄羌地区的详实史料。展馆中的一件件文物,一篇篇图文并茂的文史资料,吸引着作家们的眼球。东岭村干部听说作家们要来,把红二师后勤处遗址前面的泥地平整好。往官田海丰县临时革命政府旧址的路口,一栋楼房的墙壁上还高挂了红色文化之旅的横幅。
可是,因为起步慢、遗址多、经济薄弱、投资费用大,真的使黄羌镇有点力不从心。这也是让我们感叹的。


黄羌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皇斋虎噉金针菜,有全国文明村坑联村,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河东麻塘村,有海陆丰革命根据的中心区,有未经开发的处女地,有原生态的山山水水,有浓厚质朴的人文环境,有独特风味的客家山歌和咸茶,更有为革命流血奋斗的光荣传统。我们期待,经过各级党政支持、外出乡贤集资、企业投资等形式对红色遗址修旧如旧地保护开发,下次来采风的时候,看到的定是集红色、绿色、古色、特色于一体的旅游休假胜地。



文字:王万然图片:网络编辑:马泽松审核:黄晓萍来源:善美东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赞与叹之间的红色黄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