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老马 发表于 2023-11-28 16:40:33

浅冬,走进甲东盐场

风强不用赶海,浪平赶海千遍。响鼓不用重锤,破鼓擂千遍!一、
小时候看见叔叔们出海,总准备两大桶淡水上渔船。好奇的我总有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大海那么多水,每次赶海还往船上搬水?为什么海边有那么的紫菜,每次赶海都往船上塞那么的的青菜?为什么海水是咸的……?叔叔总搪塞我:“孥仔勿问那么多,书好好读!”
上了学堂,穿孔乙己长衫的人告诉我们:大海中的水,主要来源于地壳中的岩石。雨水将岩水中的盐分冲刷到河流中,河流最终汇入大海,月长年久,海水的盐分越积越多,海水变成了咸咸涩涩。有船的地方有海水,有海水的地方有盐分,人体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我茅塞顿开!不是简单的化学,而是生物的物理。也明白了在渔船上生活必须要有淡水的原因。

古人的智慧让人折服,同时也让人敬畏自然!据史学家推算,早在炎黄时期,中国人便开始煮海制盐。隋唐五代时期,盐业生产基本上还是划地为埕,注海水入埕曝晒成盐。宋朝以后,有人开始设场煮盐。淳熙年间,盐民已掌握了先进的取卤技术,并大面积推广滨海晒盐的技术。二、
地处沿海的三甲因地处优越,早年已成为地区“东大门”创业新热土。陆丰市的甲东镇在水陆交通十分方便,122县道穿镇而过。北面拥有深汕高速、揭普惠高速、汕汕高铁、228国道等交通要道。南面拥有海上航道,西面是三甲中心港口,更是得天独厚。甲东除了有众多海洋宝贝紫菜、龙虾、海胆和鲍鱼等等。凭借海岸线长,沿海礁石岛屿数量多,良好的生态以及海水优质等优势,高位养殖聚集区“晒盐”也是重点工业。盐是由水和二氧化碳组成:经过地质作用,与地下的岩石结合,形成了盐矿。同时在一些干旱的地区,湖泊和河流的蒸发后,留下了大量的盐分,形成了盐滩。
制海盐的第一步:就是推盐。将海水导入一块块的特制田坑中,静置后,海水会结晶,析出一粒粒纯白的盐巴,附着在坑底特制的瓦片上。这时,就需要工人用盐耙,一下又一下地把这些卡在瓦缝里的盐巴给推出来。旋盐就是第二步:也是我们俗称的翻盐。小时候会跟着母亲去甲东翻盐,日工钱旋翻一田坑就是两角钱。为了能够晒出晶亮、剔透、细腻的海盐,母亲在结晶田池中一坑盐至少要旋转上几百圈。
日头堂堂亮啊……记忆中母亲的背后都是被汗水湿透的。因为父亲的机械厂一周只休息周日这一天,父亲照料大家庭的也在每个周日。回甲东娘家看望外婆的母亲也会在这个时候抽空挣点小钱补贴家用。盐场的风,是咸腥的;母亲的汗,是苦涩的。小时候的我望着母亲熟练复制式的翻盐操作,感觉好玩有趣。如今想起在夕阳西下,母亲手中铁锹日翻千万遍盐粒的情景,更多浮想在眼前的是,每个翻盐的周日餐桌上那五颜六色的丰富菜肴。只有远行,才会思乡!世上再美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那段路。如今走进甲东盐场,如浴春风。新科技的发达让人们轻装上阵。再也不用像小时候母亲那样,在盐场里从最初的纳潮、制卤、结晶、旋盐、扒收、归坨等多道工序都亲力亲为。一颗颗小盐粒,在秋风的吹动下,在新时代技术的辅助中在田坑内里翻滚着,发出了沙沙的响声,焕发出晶莹剔透的光芒。三、
对于每个人来说,盐是打开味蕾的一把钥匙。钠离子和钾离子在人体内的细胞都需要靠它们来维持“渗透压”,以此进行物质交换和新陈代谢。而盐的用处不亚于如此,医疗、工业、化工等等都离不开盐的运用。盐充满了神奇的奥秘。
看着小山一样的盐堆,养育了多少靠海吃海的海边人,也给予了他们在风雨中最圣洁的礼赞!生活在幸福的我们,对大自然更要有敬畏之心。路很长,慢慢地走!就像制盐一样。只有等卤水层层沉淀,蒸发浓缩,方能达到最佳的结晶浓度。



图文:叶雪君编辑:黄晓萍审核:马泽松来源:善美东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冬,走进甲东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