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和风习习,春意融融。我和友人走进了城区东涌镇,瞻仰铜锣寨革命旧址。铜锣寨村革命活动旧址位于城区东涌镇,系革命红色村,整个村有寨墙环围。1924年大革命时期至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党和军队领导人彭桂、彭沃、蓝训材、吴江、黄友等都曾带领部队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召开会议,进行军事训练等。唐氏族人唐大和、唐木、唐招、唐细陆等都参加了革命,为农会、工农红军、东江纵队做了大量工作。革命战争时期,铜锣寨遭受国民党多次围村抢掠,为革命事业牺牲了10多人,被追认为烈士的有彭坚(女)、王潮州、苏潭佐、蔡陆。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7月,共产党员唐大和被中共海陆丰中心县委书记郑重安排担任洪流乡伪保长,暗中为海陆丰中心县委筹集粮食和资金,搜集情报,秘密参加抗日工作。
1940年4月13日,曾生带领一百多人的抗日游击队到达铜锣寨,唐大和除了安排好隐蔽工作,还把自家“九包五”大宅的木头拆了去卖,筹集钱款,为抗日游击队补充给养。铜锣寨村革命活动旧址,原为唐氏宗祠,是一座七包三古屋,前后左右7间、中间3间,共计31间房屋,住7户人家,现在22间屋无人居住。寨墙外放着的一对打谷机,将镜头拉回到战争年代,战士们一边忙于军训,一边帮村民收割水稻的军民鱼水情,铜锣寨以一座空城的辽阔盛装壮烈的革命故事,激励后人。带着敬仰的心情出来,依然看到那两棵百年老榕树像卫士守在正门外,阳光透过缝隙,摇曳的树叶似在向我们挥手告别。
下一行程,是往宝楼山赏杜鹃花。车子右拐,行驶在蜿蜒曲折的乡村公路,一炷烟的工夫,就来到宝楼山脚下。甫下车,我们即加入登山行列。许是兴奋,我们的步伐迈得有点快,可是后来居上者更快,他们不但赶超我们,还一下把我们甩得远远的。约摸20分钟左右,我们气喘吁吁地爬上第一个山头,极目远眺,见到一撮撮的艳红缀满山坡,一丛丛的杜鹃花散落在灌丛、山石或松林下。好多友人蹲下来,慢慢欣赏,或轻嗅花香,或独照,或合影,留下自己靓丽的身姿。
花朵一瓣、二瓣,热情在稀疏的枝丫间绽放,三月的风情在春风里驰骋到极限。好多人在等待它们芳华一现,伴随它们走进春天。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绚丽。生于海拔500-1200米,长在海拔越高的杜鹃花,越是繁茂艳丽,也许日照长的缘故。
宝楼山,也叫羊牯岭,位于汕尾市东涌镇宝楼村附近,海拨高527米,是汕尾市城区最高峰。山顶常年云雾缭绕,植被葱绿。清明时节,野生杜鹃花遍野盛开,吸引无数的游人前来观赏。据山下老人讲,登顶宝楼山,来回需要3个小时,因为没有备雨具以及考虑返程时间,我和几位友人不敢继续向上攀登,留在附近观赏。而另两位友人却无所顾忌,一路披荆斩棘,奋力攀登。一小时后成功登顶,如愿观赏到了最绚烂的杜鹃花,我从群里他们发的相片中也欣赏了山顶风光,只见山顶游人如鲫,杜鹃花鲜艳夺目,如火如荼,热烈奔放,五彩缤纷。
相传,杜鹃花是由一种鸟吐血染成的。古代有一位蜀国的皇帝杜宇,很爱他的百姓。死后,他的灵魂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飞来唤醒老百姓“快快布谷!”,哀鸣而咯血,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因而得名。“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说的就是杜鹃啼血的故事。
“杜鹃花开红胜火,恍若烈士血流河”。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许多杜鹃花的原始丛林,都曾经掩护过革命战士,帮助部队打胜仗的故事不胜枚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人民将杜鹃花盛开象征革命的胜利。
由于杜鹃花特别火红,特别旺盛。所以生命力尤其顽强。它是热情纯真,自强不息,吉祥美好的象征,它的盛开能唤起人们对生活热烈美好的向往,同时它也寄托对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美满的祝愿。
看着满山遍野的杜鹃花,我问身旁的友人,野生杜鹃花为什么独对宝楼山青睐,它的花儿为什么开得这样红?友人摇摇头。我想,这或许是恩赐,或许是契合。所谓青山到处埋忠骨。清明前后,次第盛放的杜鹃花或许是为了祭奠安息在羊牯岭附近的英灵吧?
你看,那一片片艳红,多像上帝手执朱红在描摹铜锣寨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故事,讴歌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用山的高度镌刻宝楼山不死的革命精神。友人若有所思,轻轻哼起: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 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 我和友人不约而同唱和,《映山红》这首耳熟能详的民歌在宝楼山谷清澈回响,把夕阳都唱醉了。
本文来源:看东岸,图文:郑海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