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筒,为儿童玩具,如今甚少见到有儿童玩。
自己儿童时代,物质生活水平远不如今天发达。家人为了充实我们的儿童生活,做了个万花筒作为玩具。当时,我见父亲找个圆纸筒,往其塞进由三片玻璃组成的三棱柱,再置入各种玻璃碎、五颜六色的五角星、多边形纸片,圆筒的一端用不透明的纸封口,中间留个小孔;另一端用半透明的纸糊起来。整体呈圆柱形状,有三寸多高,手刚好能握住。又似一个望远镜,从一头的小孔看进去,里面就有一个很漂亮的图案,有一点像雪花,而且是彩色的雪花。当我慢慢地转动万花筒,里面的图案就在变化,好像永远也不会重复。
惊奇之余,再举起万花筒来玩,对着有光线的地方或电灯,睁着一只眼从万花筒的一端向里看,慢慢地转动着筒身,每听到一声细微的咔嚓声,里面的彩色图案就在不断神奇地变幻着,且更绚丽多彩。稍微一动,又是新的,更美丽的花色,在各种花样和星形的图案里面,我看到了黄玉和青玉、红玉,还有金刚钻,还有绿柱玉、紫水晶、珍珠、玛瑙,其实是玻璃碎粒。眼睛也不想眨一下,又是新花样!真是千变万化,百玩不厌!总喜欢拿着它对着光亮出处窥看,对于当时没有见过新奇事物的我来说,那个感觉太爽了,简直就爱不释手,甚至到小伙伴面前炫耀一番。
玩着玩着,当时,自己在想是什么力量使筒内的景象,顷刻间会变出一个个七彩斑斓的花花世界来,且还不带重样!后来,知识渐长,得知万花筒里的图案是靠玻璃镜子反射而成。它是由三面玻璃镜子组成一个三棱镜,里面的彩色玻璃碎片和纸片,经过三面玻璃镜子的反射,就会出现对称的图案,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不断地转,图案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叫“万花筒”。这种成像原理我国远古时代就已掌握。《庄子》里就有“鉴止于水”的说法,即用静止的水当镜子。据说真正的万花筒玩具是在1816年由英国物理学家大卫·布尔斯答发明的。
长大后,翻阅美术图案书籍得知,艺术讲究比例、对比,对称,统一、律动(重复)、图案、多样七原则。仔细观察万花筒,那些图案既有点线面的造型因素,也具备了对比统一的形式原理;既有对称与平衡、韵律与节奏、渐变与突变,也具备了单体与衍化、分割与比例、分解与重构等设计法则。一个小小的万花筒其实就是一本现成的美术图案教科书。
我们通过万花筒小孔窥见的筒内景象,五彩缤纷,色彩斑斓,如同大自然秋天的景色,婀娜多姿,红彤彤的苹果,火红的柿子、石榴,黄澄澄的梨,金灿灿的稻田、玉米地,绿油油的甘蔗地,紫色的葡萄……绚丽多彩。
平时喜欢阅读文学作品的朋友,观看万花筒,景物千变万化,少不了有人会当作阅读一部作品,作品里面跌宕起伏的情节,主人公的悲欢离合,三教五流的人物都淋漓尽致体现出来,如万花筒,景物千变万化。再说说我们熟悉的《红楼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透过这部作品,看到了古代封建社会中里衣着打扮、风物美食、礼教制度。它给我们展现封建时代的种种人情世故和人间百态,真善美与假丑恶融于一炉,反映了那个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的本质特点。
观看万花筒,对着有光线或明亮的地方,景色更加出彩。倘若我们每个人追光而行,为理想而努力,灿烂的人生就不再遥远。那高悬于头上的理想,不正是照耀万花筒一端的光源;而深藏于心底的追求,不就是成就五色“纸片、碎玻璃”们汇聚成美丽图案的力量吗?如我们在万花筒里面看到的色彩斑斓的世界一样,自己走在人生道路上,必须一直不断往前走,追光前行,心怀理想才能看见我们人生的万花筒。
来源:善美东岸,文:马泽松,图: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