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意见建议
搜索
查看: 14605|回复: 0

[历史档案] 海丰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6:11
  •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96
    发表于 2021-10-16 15: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丰八音】 (传统音乐类)

    “八音”,也称南曲,流传于全县各地,于清乾隆十三年,从福建传入我县,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海丰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所谓“八音”,即用海笛、横笛、响弦、梆胡、六角胡、秦琴、二胡,加上云锣、手钹,增添音乐色彩和节奏感。八音的乐曲有《浪淘沙》、《柳青娘》、《昭君怨》等。



    海丰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海丰“八音”属丝弦乐,乐曲俗称“弦诗”。演奏时由慢至快,层层推进,即从头板开始,接二板、三板至高潮急刹,有时用点弓、推弓形式,使音乐情绪引人入胜,富有韵味和情趣。


    全县各地普遍都有“八音”班,其中公平的八音班较为原始,他们自娱自乐,世代相传。

    --------------------------------------
    【竹马戏】 (传统舞蹈类)

    竹马戏原是汉代的一种武舞,八骑为一队,多少队不拘,每队另配八马军,手执军旗,叫做“八军八骑”。用鼓吹乐伴奏,军旗招展,人腾马跃,还配上有节奏的“勇、勇、勇”的呼喝声,动作划一,气势雄壮。

    海丰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唐宋以后,竹马戏逐渐演变为一种节日民俗活动。现在,闽南、粤东、浙南等地都有竹马戏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遗存。

    海丰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海丰的竹马戏以赤石镇最具代表性。1984年,赤石镇曾组队参加“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海丰县群众艺术调演大会”。此后,竹马戏逐渐濒危,近年来已很少在各种文体活动中出现。



    ---------------------------------------

    【海丰木雕】 (传统美术类)

    海丰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古代海丰的木雕、木刻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有着较高的工艺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海丰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海丰木雕艺术始于明而盛于清,全县各地常见,主要有学宫、祖祠、寺庙的木刻匾额以及民用床楣、寺庙梁架装饰、神像、神龛等,其人物、花鸟、动物造型逼真,栩栩如生。

    海丰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海丰县博物馆至今保存着木雕、木刻文物50多件,清代木刻作品《渔翁》、橄榄核雕《小船》最具代表性,体现了海丰木雕的艺术水平。

    ---------------------------------------

    【打千秋】 (民俗类)

    “打千秋”又称“拂千秋”,是海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每逢元宵节期间,高田社、梅陇大门兜村、蜈蚣咀村等地举行“打千秋”对歌活动、吸引众多的群众前来观看。

    海丰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千秋架”搭在祠堂、神庙前面,或村里的空阔地上,形似“荡千秋”的高架。横木两端安装着座椅,即“千秋椅”,歌手坐在椅上,靠人力推动,随着一声“讲你(音如“港螺”)呀呵啰”,歌手开始进行对唱、轮唱,横木像轮子般不停地转动。歌声、喝彩声此起彼落,像春潮般涌动。千秋盛会,其乐融融!


    海丰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千秋歌有《十二月歌》、《百鸟歌》、《百鱼歌》、《戏文歌》等,上世纪80年代初,县文化馆曾多次与高田社联合举办过“打千秋”活动,之后,“打千秋”便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

    【梅陇开市日】 (民俗类)

    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正月二十日,梅陇新圩建圩开市,梅陇民众为纪念这一特殊日子,把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作为建圩开市纪念日,流传至今。

    海丰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农历正月二十开市日,是梅陇镇继春节之后的又一盛大节日。这天,街道搭建五彩牌楼,遍插彩旗,燃放爆竹,同时还常举行演戏、灯会、猜谜、化妆游行等活动,挑花篮、竹马戏、狮班、曲班、戏班、唢呐班、八音班轮番表演,旧时还有“擎神”习俗,一派喜庆景象。各家各户摆设酒席,宴请四方亲戚朋友。人们相信,哪家来的客人多,就预示这家主人这一年有更好的运气。


    ---------------------------------------

    【海丰咸茶】 (民俗类)

    海丰咸茶是我县历史久远的民间饮食习俗,其起源最少可追溯到南宋时期。南宋诗人路德章诗云:“道旁茅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煮茶。渐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

    海丰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清代时咸茶在海丰民间非常盛行,常见于海丰妇女在家务空闲时自制或招待邻里亲友之际食用。清海丰县《同治县志》:“妇女又嗜咸茶,茶少下盐,置瓦盆中,擂之千百杵,令成膏液,然后沃以沸水,下以油麻……”记载了这种传统独特的食法。

    海丰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清海丰乡贤黄汉宗诗《竹枝词》写道:
    海丰风俗尚营茶,
    牙砵擂来响几家。
    厚薄人情何处见?
    看他多少下油麻。

    海丰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民间流传下来的打趣民谣道:
    恁乡咱嬷(即媳妇)肥螺螺(肥胖状),
    没有出工先食茶,
    食起茶来龙车水,
    一下落田比脚腿……
    诙谐生动、情趣洋溢地描写了当时咸茶在民间盛行的情景。咸茶已成为海丰独特的茶道。

    海丰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如今,海丰妇女仍延续这一古老的习俗。食咸茶是妇女惯用的敬客礼仪,也是妇女们平时社交聚会消遣的方式。食咸茶既能滋补养颜,又能融洽邻里的关系。





    来源:隆啊隆骑马去海丰

    海丰人社区 - 凝聚海丰人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扫一扫关注海丰人社区公众号


    郑重声明:海丰人社区所有帖子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与立场,如有违法违规事宜请联系本站处理。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如是商业用途还请联系原作者。
    本站系公益性质的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感谢理解与支持。

    小黑屋|Archiver|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意见建议|网站地图

    Powered by HFREN.CC  © 200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