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意见建议
搜索
查看: 695|回复: 0

麦兆汉神父和汕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445
    发表于 2022-1-19 16: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麦兆汉神父和汕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海丰人社区 HFren.cc
    麦兆汉神父像

    汕尾的新石器时代,在捷胜、田墘、遮浪的海域上,赫然有人居活动的器物遗留。
      
    1934年,英籍芬戴礼神父在他的传教区汕尾附近的埔上墩村,有人捡到了一片史前陶片,送给了芬戴礼神父,芬戴礼神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对汕尾的文物进行了有序的考查。在这一年,芬戴礼神父助手麦兆汉神父,对华南考古的兴趣,就是在陪同芬戴礼神父进行考古之后产生的。1936年,英籍芬戴礼神父去世后,其助手麦兆汉神父接手了芬戴礼神父的工作。麦兆汉在汕尾各遗址中收集了夹砂陶器1800多磅,石器400多件,连同考古资料,于1946年带往香港。接手了芬戴礼神父的工作后,麦兆汉的考古研究论文《海丰的考古发现》,1938年初,发表在《香港博物学家杂志》上。同年,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三届远东史前史学会议”上,麦兆汉又发表题为《华南考古的若干发现》的论文,1952年麦兆汉在其《南中国考古》重要论文中,提出汕尾海丰新石器时代为三个阶梯文化,一是“沙坑文化”;二为“沙角尾文化”;三为“菝仔围文化”;“径尾文化”为石铜并用时代;“宝楼文化”为青铜文化时代。[1]这个出生于意大利翡冷翠的麦兆汉,1915年被授职为神父,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翡冷翠当了十多年的天主教神父,后加入米兰国外传教协会,于1928年10月派到香港,辗转到汕尾一带传教。[2]2010年笔者到现为汕尾红海湾区的遮浪街道菝仔围村(现村名为新围)采风,据菝仔围村小时候见过麦兆汉神父的陈伯介绍,麦兆汉神父是个大胡子,会说一些汕尾福佬话。据说,麦神父曾编过一本客家及意大利双语字典,颇受人传用。
    麦兆汉神父和汕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汕尾埔上墩狮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从1934年芬戴礼神父获得汕尾埔上墩出土的陶片开始,麦兆汉神父对考古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芬戴礼神父死后,麦兆汉的考古研究渐进佳境,他根据汕尾地域的文物古迹,提出的海丰沙坑文化(现为汕尾市城区捷胜镇沙坑村北面)属“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是完全准确的,有着丰富的考古文化知识支撑的,里面也有科学的依据。
      
    汕尾史前文化遗址,最早的史前文化遗址,在捷胜沙坑北,它和其它文化遗址的序列为:

    1、沙坑北(sow),2、沙坑南(sos),3、田墘桥仔头(kiw),4、菝仔围(麦神父写为菝仔园PAT),5、狮仔地(狮地SAI),6、石鼓(kou),7、竹岭脚(竹仔脚TEK),8、湖东(OUT)9、牛肚北(GUT),10、牛肚南(TOU),11、东坑北(TAS),12、东坑南(TAN),13、祯祥(ZEN),14、埔上墩(POU),15、石脚桶(ZIT),16、新径(SIN),17、三角尾(沙角尾SAK),18、过港山(KUE),19、南町北(NAN),20、南町南(NAS),21、径尾、沙坝仔、龙溪(现汕尾市城区东涌镇龙溪村)等多处文化遗址,[3]这些文化遗址,里面的石器有打制的和磨制的,都以天然烁石工具为主,在这些文化遗址上,磨制的石器不多,但其石矛,石刀多为磨制。陶器中,以夹砂软陶居多,全是泥质的陶器不较多,在这些出土的陶器中,陶器的外观面大多印成绳纹,有的陶器的外观面印成刻划纹,陶器烧制的温度大约在500°c至800°c左右。汕尾这些文化遗址上,其中,陶罐比较多,石斧残件也比较多。沙角尾(三角尾)文化遗址出土的有磨制石锛,长身形,还有磨光的石箭簇,一万年前中石器时代起,人类又发明了细石器箭簇,用弓射杀野兽。比如江南的苏州三山岛细石器时代遗址新近发现了玛瑙质箭簇;又比如无锡最早出现的柳叶形石箭簇是在姚湾贝丘遗址发现的。在汕尾这些文化遗址上,当时的先民以捡拾贝壳类,用磨来光的石箭镞射猎鱼类,从汕尾这些文化遗址中,我们可以推测,柳叶形石箭簇,可能不用于部落战争,而是用于射猎鱼类,因为只有双锋刃、中有脊,尾尖塞竹竿的石箭簇,对敌人才有杀伤力。进入青铜时代,人们用青铜铸三锋簇,用玉制的簇陪葬上层人物;在汕尾菝仔围文化遗址上,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有石箭镞、石戈、石制饰物,这里的陶器,烧制点高于周围的文明遗址。
      
    汕尾这些文化遗址,多集中出现在汕尾市城区及汕尾红海湾区一带。其中集中在捷胜镇一带的有沙坑北、沙坑南、牛肚南、牛肚北、东坑南、东坑北、沙角尾(三角尾)等文化遗址;集中在红海湾区田墘和遮浪一带的有:桥仔头、菝仔围、狮地、石鼓、竹岭脚、湖东、南町等文化遗址;集中在现汕尾市区的有祯祥、埔上墩、石脚桶等文化遗址,综上所述,现这些地区大部分仍处于海边崎角之中。另外,从菝仔围等文化遗址中出土有弧凹形的石锛和刮削器,这些石锛和刮削器,最适合于雕木头或刻制独木船,从环境学,器物学中考析,这些文明遗址的古先民,应是华南史前史中的古疍民。早期疍人鱼猎的比重大,是因为“靠海吃海”之缘故! 
    麦兆汉神父和汕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汕尾埔上墩狮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这些古疍民,在海边岛国里,捕鱼虾为生,我根据环境学分析,在数干年至一万年前,海水淼淼,南海浩瀚,上述这些地区的白沙湖、石狗湖、品清湖的湖泊还未形成,三湖与大海拥抱在一起,陆地环环相连,上述文化遗址的古疍部落都是岛国居民,这些岛国的古疍民,据其出土的文物,特别是粗石环,这种粗石环,台湾地区有之、香港地区有之,南洋亦有之,可见汕尾乃至东南沿海同台湾、香港、南洋的史前文化,可能有着亲属关系。[4]
      
    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说过:早期原始社会的人们,一般只能进行采集和渔猎活动,[5]汕尾古疍民们采集活动处于半岛国,靠海吃海,南海雄奇,海中有鲸鲨,古疍民驾独木舟,敢于海中捕猎鲸鲨,海边有鱼虾贝蛤,古疍民可以就近挖拾、捕捉鱼虾。这些古疍民从何处来?到哪里去呢?关于这一点,我们从考古学的发现中,可得到提示,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指出:在中国南部,有两条很明显的“南太平洋系人种”之史前文化路线;其一,是从马来半岛走向中国云南,贵州乃至四川;其二、是从马来半岛沿东京湾经广西、广东,福建而东向日本。[6]中国云南曾发现铜鼓文化有海洋文化信息,而东南沿海的汕尾之考古发现,也与北方文化不同,这种人种和文化存在于东南沿海,可与北中国文化相媲美,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与台湾番族文化,可能有所关系,因在太古时代,台湾并不是海岛,而是中国大陆延于大海之狭长的一部。[7]大概是在地壳运动时,马来人随海水之涨退,沿海而来,在东南沿海等地繁衍生息。

    麦兆汉神父和汕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汕尾埔上墩狮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汕尾出土之文物,有考古学家说其是受仰韵文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体系,郭沫若先生说南方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台湾以及江苏、浙江和贵州的一些地方,都发现了以几何印纹陶器为其特征的文化,并发现夹砂粗陶和打制石器并存的文化,硬陶以前的文化可能属于较早的母系氏族公社,直到父系氏族公社,这种文化在台湾等地的存在,证明台湾及东南沿海和内地就有密切关系[8],我通过认真观察夹砂粗陶及几何印纹陶器,对比汕尾史前文物和仰韵文物,三角形、圆点、曲线等组成的图形十分相似,但仰韵文化有鱼、蛙、羊等图案,汕尾史前文化彩陶文化没有如此精美,仰韵文化的陶器底色一般为红色,汕尾史前文化陶器底色为浅褐色或黄褐色,故我认为汕尾史前文化不可能是受仰韵文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而郭沫若先生以几何印纹陶器为发端,得出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台湾、江苏、浙江、贵州之文明相似,翦伯赞先生也得出“南太平洋系人种”的两条迁移路线,其一从马来至云南、贵州乃至四川,其二从马来东京湾至广西、广东、福建而东向日本,综合我上面所引用和汕尾实地考查的情况,我认为,汕尾史前文明同仰韵文明并不是母子关系,如果两种文明都是经中国距今约170万年左右云南元谋人的文化遗留,那么,这两种文化,就是同一个文明母体,也就是说,两种文明,都是中国人的文明,这么说,“汕尾文明西来说”是不对的。元谋人发现在云南地区,距今约170万年左右,元谋人是中国境内至今已知最早的直立人,这种直立人北上金沙江、甘肃、青海,成为古羌戎人,他们越过白令海峡,直进美洲,成为印第安人的祖先。距今一万多年的马来人的祖先,祖先应是中国云南元谋人。云南元谋人的子孙有一部分,沿水路到达马来群岛,与当地人结合。那么,距今6000多年的仰韵文化,同汕尾沙坑北文明,应该是并列关系,而非母子关系,有可能沙坑北文明比仰韵文化要更早,它可能跟良渚文化的关系更密切。
      
    麦兆汉神父和汕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捷胜沙坑村一角

    6000多年前,人类学研究表明,地壳的运动,使海平面普遍下降200米以上,露出大片的陆架平原,本来狭长的地带,有的断裂为岛屿,如台湾地区,在晚更新世末次冰期盛发之后,[9]古汕尾人沿着马来半岛,途经东京湾经汕尾、福建、香港、台湾、日本,有的马来人落脚汕尾,成为汕尾的“古疍民”,他们依海而栖,石斧造船,采集果实、树根,捕抓鱼虾、挖贝蛤,为了生存,为了繁殖后代,他们创造了汕尾远古文化体系[10]。


    注释:
      [1].刘丽君译述,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八卷第2期。
      [2].麦兆汉《粤东考古发现》(英文版)香港考古学集第二集,1975年。
      [3].刘丽君译述,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八卷第2期。
      [4].翦伯赞著《翦伯赞史学论文选集》(第二辑)第182页,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0年12月第1版。
      [5].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第35页,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7版。
      [6].翦伯赞著《翦伯赞史学论文选集》(第二辑)第338页、第185页,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0年12月第1版。
      [7].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第35页,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7版。
      [8][9].陈训先著《潮汕先民探源》第49页,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12月第1版。
      [10].翁烈辉著《广东汕尾民俗漫谈》第082,万邦国际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







    来源:东岸,图文:翁烈辉


    海丰人社区 - 凝聚海丰人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扫一扫关注海丰人社区公众号


    郑重声明:海丰人社区所有帖子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与立场,如有违法违规事宜请联系本站处理。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如是商业用途还请联系原作者。
    本站系公益性质的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感谢理解与支持。

    小黑屋|Archiver|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意见建议|网站地图

    Powered by HFREN.CC  © 200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