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意见建议
搜索
查看: 35962|回复: 0

[历史档案] 明代碣石卫“娘仔墓”之谜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天前
  •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079
    发表于 2022-4-18 17: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朝廷为保障石桥场盐税收入和生产的安全,建置了明碣石卫城和石桥场城,以便抗击海上倭寇和海盗的入侵。在两广督抚的运作下,全国各地派来了大量的海防官兵镇守碣石卫城,其家眷也随军进入碣石城内外生活,世代沿袭军户身份。不少世袭官兵在捍卫祖国的海防边疆时,壮烈地牺牲在战场上,其世袭家眷也老死在碣石城外的荒野埔,写下了一部震铄古今的海防历史篇章。至清康熙八年(1669年),苗之秀总兵筑建了碣石镇城,碣石水师在捍卫祖国南方海疆中,也有不少海防将领牺牲在战场上,他们的尸骨运回城外的荒埔埋葬。600多年的风雨过去了,如今在城外的观音山、土地岭和金厢岭等荒野中,留下不少有名或无名海防官兵及其随军家眷的墓冢。由于这些墓冢精美的石雕件,大都雕有古代仕女图,图中诡异微笑的少女形象,加上当地流传着墓中妇女勾引过路行人的传说,系为后人杜撰,民间对这些古墓均称之为“娘仔墓”。其实,这些都是古代碣石卫世袭军户留下的失祀墓冢,其中应有部分战死沙场的无名“将军墓”。
      
    明代碣石卫“娘仔墓”之谜,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根据当地热心碣石文史的研究者调查,陆丰市碣石、桥冲、金厢等地都有这类称为“娘仔墓”或“将军墓”的古墓葬。上世纪五十年代,“大跃进”时期,政府号召大炼钢铁,办集体食堂。由于缺乏建筑材料,就以公社大队、生产队为单位,组织社员公开挖古墓,刮起了一阵“大挖明朝坟”的风潮。由于明朝砖烧制质量好,就把从古墓中挖出来的青砖,运到现场建高炉炼钢铁,或者兴建公共食堂。所以,碣石及其周边乡村的古墓,除极少数有主的以外,其他失祀的“娘仔墓”大都被挖去砖石建炼钢高炉。因此,“娘仔墓”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只留下荒埔遗迹。今碣石六桃路、童厝寮对面圆山仔,曾发现题写着“明指挥使某某”名字的墓碑,东门外风吹岭有姜将军墓,碣石莲花地同龙村飞鹅行水库北麓,也有一座大型的“娘仔墓”,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毁。还有新布往土地岭路旁有明将军墓,金厢镇下埔村山边也有一座将军墓……在桥冲镇松竹寮萋萋的山草杂树中,耸立着一座大型的石亭墓。高大的石牌坊,露出在茂密的灌木杂树林上。坊内倒卧的石柱和石螭吻、石狮子等大型建筑构件,在荒寂中显出神秘诡异的风光。
     
    明代碣石卫“娘仔墓”之谜,海丰人社区 HFren.cc
     
    因此,碣石地区流传着很多有关“娘仔墓”的神奇传说。如在碣石镇通往博美镇途中的土地岭,有一片约300平方米的荒凉古冢埔,传说是明代一位将军女儿的墓园。这位掌上明珠因在战乱中被杀,将军得胜后将爱女埋葬在观音山。墓园前约50米处,有一座掩藏在丛林中的石牌坊亭,高约三米。门口三门四柱,三斗拱,六栋梁,飞檐翘角;中有墓埕墓柱,后是墓穴,场地宽敞;是一座极其壮观的古墓。墓园由巨大的石构件建成,其规格在周边是极少见的。因古墓葬已多年失祀无人扫墓,有的坟墓石材倾斜倒塌。墓地石构件包括石亭构件均掉落在地上,周围散落着石狮、望柱、石墓亭、石栏杆、石墩、半圆拱墓劵等精美构件,由于长期人迹罕至,墓园四周荆棘、藤蔓丛生,显得格外阴森恐怖,给予过往行人造成心理威慑,从而产生幻觉和联想。
     
    明代碣石卫“娘仔墓”之谜,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根据文物部门的考古报告,这座娘仔墓就是卢氏孺人墓,位于观音山北麓桥冲镇东竹村委松竹寮村。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是一座花岗岩结构式的石亭墓,坐西南向东北,通面阔9.6米,通进深19.8米,占地面积190平方米。石牌坊墓亭为四柱单檐歇山顶,墓碑立于墓亭内,碑宽1.5米,碑高1米。石碑顶中间装饰索状连锁纹,两端浮雕负屃,盘绕在石碑头顶。碑底刻琴脚座,碑身边刻花瓶。碑文楷书阴刻墓主姓名及建墓时间。亭前有三级墓手、三级拜堂,山手栏板雕刻有婢女像、龙头梁。山手转角处立望柱,柱头雕刻成葫芦状,第二级拜堂内置石狮子两只,墓前筑有四柱三门三楼石牌坊连结山手。1966年墓亭被拆毁,山手栏板塌落,亭内墓室有被盗的痕迹。

    明代碣石卫“娘仔墓”之谜,海丰人社区 HFren.cc

      墓道石牌坊是古代牌坊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专门立在官员,尤其是高官显宦的墓道前作为标志。由于这些“娘仔墓”(或“将军墓”)的墓道坊,均是花岗岩构件,历经风雨依然坚固挺立,被人忽视而遗落在桥冲、碣石、金厢等地的荒山草埔中。因此,这些具有墓道坊的“娘仔墓”,应是为碣石卫上层军官及其家眷所建造的豪华墓冢。其共同的建筑特征是:建材以碣石山岭所产的花岗岩石为主,墓亭为四柱单檐歇山顶,亭中置墓碑、祭台,四周石栏圈护,有石狮、石龙、石瓜、石葫芦等雕饰,石结构气势恢宏、坚实牢固,体现了随军石匠高超的凿石技巧,对研究碣石卫城明清军队移民史、海防战争史,以及碣石世袭军户的生活习俗和墓葬习俗,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这些历尽沧桑受到破坏而逐渐稀落的“娘仔墓”(或“将军墓”),应是碣石重要而珍贵的海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旅游文化价值,可以利用转化为当地旅游文化资源。

    注:碣石“娘子墓”,或称“将军墓”。埋葬地点多在碣石风吹岭、土地岭或是在与碣石交界的金厢观音岭,飞鹅行水库等地。这是明代碣石部队驻防碣石城后形成的葬俗现象。其墓冢建筑规制颇高,葬者大多是碣石卫世袭高级将领或其家眷,与当地坟墓相比,礼制显然悬殊甚大。由于岁月久远,墓碑文字模糊,难以判断死者性别,故此民间干脆统称之为“娘子墓”或“娘仔墓”。或者知其性别为男者,才称为“将军墓”。





    来源:东岸杂志,图文:叶良方
    海丰人社区 - 凝聚海丰人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扫一扫关注海丰人社区公众号


    郑重声明:海丰人社区所有帖子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与立场,如有违法违规事宜请联系本站处理。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如是商业用途还请联系原作者。
    本站系公益性质的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感谢理解与支持。

    小黑屋|Archiver|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意见建议|网站地图

    Powered by HFREN.CC  © 200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