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意见建议
搜索
查看: 702|回复: 0

[历史档案] 汕尾商埠三百年逸事(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16:19
  •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397
    发表于 2019-5-22 18: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汕尾商埠位于汕尾市东南部,是汕尾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汕尾商埠地处东南沿海,水陆交通方便,是广东的十大渔港之一,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把汕尾定位为全国大港口之一,这说明汕尾商埠有不寻常的区位优势及经济地位。

    三百年来,福佬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在这里交汇融洽,上演着属于他们的悲欢离合、名利梦想。历代海外华侨文化的影响,海上丝路的交流,使汕尾商埠具有了多元一体文化的特质。其是有优秀文化传承的“善美之城”,汕尾商埠三百多年来,人文厚重,百年逸事,人物风流,物华天宝。

    汕尾商埠三百年逸事(上),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汕尾这个名字,出现在清代康熙展界之后,也就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平定台湾,开始展界,并开放海上贸易,“汕尾”这个名字才逐渐出现,志书曰:“康熙五十六年,添设捷径、遮浪营房二十一间,拔右营把总一员,兵六十三名防守,汕尾港、牛脚川添设营房六间,拨兵二十二名防守”①。这是汕尾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志书的记载。

    汕尾文化可以追溯到6千年至1.2万年前,明末的坎下城,是汕尾边防建城的开始。但是,所谓商埠,指的是与外国通商的城镇以及商业发达的城市,严格意义来说,汕尾作为商埠,其历史为三百多年。根据有关资料以及《粤海关志》和《中国海关通志》,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平定台湾,开放海上贸易,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在广东广州、福建漳州、浙江宁波、江苏云台山设立四关总口,主持对外贸易以及征收关税等等事宜。

    至此,广州设立粤海关,广州设立粤海关三年后,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设总口七处,即省城大关总口、澳门总口、海南琼州之海口总口、雷州之海安总口、高州之梅菉总口、潮州之庵埠总口、惠州海丰之甲子总口(《清实录·高宗实录》记载惠州总口为甲子总口,大概在乾隆十五年到乾隆三十年之间,惠州总口就迁移到陆丰乌坎总口)。

    据《粤海关志》的记叙,粤海关的大小口岸又分为三种类型;正税口三十一个,挂号口二十二个,稽查口二十二个。前两种类型的口岸负责报关登记,填写税单和收纳关税,后一类口岸则只负责对进出口船只及货物的稽查,而不征收课税。乌坎总口(这时间应该在乾隆十五年到乾隆三十年之间)下辖神泉(惠来)、甲子、汕尾、平海(惠东)、靖海(惠东)五个正税口和碣石、湖东、墩头三个挂号口以及长沙、鲘门、稔山三个稽查口。粤海关最初的正税是九万一千七百一十四两五钱,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以后减为四万两。

    康熙以后至雍正七年,奉文为汕尾司巡检,因分设陆丰县,又改为黄沙坑巡检。②随着内汕的形成,外坝的不断形成,汕尾港的地理位置日益重要。汕与水与山有关,俗以沙坝村落为汕,著名国学家饶宗颐先生认为:海旁捕鱼之所,沙坝村落为汕。汕也是一种捕鱼工具,古书《松江府风俗考》曰:“凡网、罟、汕之具备极其巧。”《池北偶谈》记载:春天捕鱼叫“起汕”,每年三月初八、十八、二十八,三日,起汕。

    渔民相率扣拍,让声振水而歌,连彻昏晓,必须达到悲怆慷概以后,才能捕捞的鱼多,只有三游洞以下,十二碚以上,几十里以内叫起汕。汕尾老疍民叫“红汕仔鲸鱼”就是这样的“汕”,“汕”字《诗经》里解释为“鱼游水之雅相”。

    综合各种资料,古汕尾就是疍民在内汕(疍民捕鱼的内沙丘,外沙丘就是现在的外海沙舌),用“汕”,“汕”就是闸箔,一种合作的捕鱼方式,要二十只小船,每只船要有5米长的箔篱,箔篱是用2米高的竹子编成,每只船的疍民拿出5米长的箔篱,插在内汕海水中,然后围住整个内汕,渔民相率扣拍,让声振水而歌,连彻昏晓,必须达到悲怆慷概以后,才能捕捞的鱼多,只有三游洞以下,十二碚以上,几十里以内叫起汕。“汕尾”就在疍民“闸箔”合作的捕鱼沙丘的尾部,故名“汕尾”。

    雍正八年,奉旨裁卫(碣石卫)守卫一员,所千总二员,分设汕尾巡司一员,④由此可见,清康熙展界以后,汕尾港的位置凸显,疍民渔船入港者众多,航樯云集,商旅纷来,汕尾港一跃成为海陆丰地区最大的海港,清代后期,“汕尾”谐音“汕美”,如:“汕美炮台,嘉庆二年,督同绅士王维忠等建造,周围四十四丈,高一丈三尺,无垛口,营房十间,配防炮六位,上堆寄贮(同“贮”,形声。从贝,宁(zhù)声。从贝与财物有关。本义:积存,收藏)炮六位,距碣石一百四十里,距捷胜三十里。”又曰“南山炮台,后裁炮八位,移在汕美炮台”⑤

    由此可见,汕尾港之名,始于官府增设营房建于捕鱼沙丘的尾部,捕鱼之场所的末端,因疍民在此捕鱼,朝廷派官兵防守而得名,地方志书自《海丰县乾隆志》之后,在《海丰县同治志》中,始把“汕尾”谐音“汕美”,如《海丰县同治志》曰:“六年(1801)贼船来塞汕尾港……”,又如:“乾隆二十一年(1756),兴建汕美县丞官厅。”⑥由于汕尾港:“舟楫云屯,商旅雨集,亦海邑一大区会也。街巷纵横,节次修砌,既庆康庄。”⑦

    汕尾港自康熙年间形成,海港的地理位置日益重要,康熙年间增设营房,增拔官兵防守,雍正年间又设汕尾巡司,乾隆年间又兴建汕美县丞官厅,一跃成为副县级的县丞衙门所在地的港口雄镇。

    自此,这里,疍民云集,从甲子等地迁来瓯船疍民,民国以后,广府疍民从香港、珠江三角洲、澳门等地迁入汕尾港,现瓯船疍民居住在汕尾新港社区,珠三角、港澳疍民居住在汕尾红卫渔民区,他们是讲白话的“拖船”疍民,关于近代汕尾港讲福佬话的疍民,钟敬文老先生在1926年6月5日于汕尾文亭小学教书时,这里疍民人数约3千多人,据说都在此之前,汕尾疍民只有两千人左右,后来几年,从陆丰、金厢、甲子、湖东、碣石等港口迁来疍民千余人。⑧

    乾隆二十三年(1758),风飞山下,人文鼎盛,清越文风,波澜壮阔,于是,汕尾商埠兴建了凤山书院,自此,日新月盛,汕尾商埠,人才辈出。清末时,有人传说凤山眼镜井的那块水晶宝石,不知什么时候给洋人挖走了。从此,眼镜井里留下一泓泪水,这泓水永远清澈如镜。




    作者|翁烈辉,来源|东岸杂志
    海丰人社区 - 凝聚海丰人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扫一扫关注海丰人社区公众号


    郑重声明:海丰人社区所有帖子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与立场,如有违法违规事宜请联系本站处理。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如是商业用途还请联系原作者。
    本站系公益性质的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感谢理解与支持。

    小黑屋|Archiver|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意见建议|网站地图

    Powered by HFREN.CC  © 200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