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意见建议
搜索
查看: 1148|回复: 0

[虎狮文化] 海陆丰传统虎狮文化:盖仔狮(狮中之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17:13
  •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468
    发表于 2020-1-21 15: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盖仔狮-----狮中之王。
    盖仔狮又称军狮,貔貅,是海陆丰地区的狮中之王。作为优秀的传统民俗舞蹈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前来助兴。

    海陆丰传统虎狮文化:盖仔狮(狮中之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海陆丰传统虎狮文化:盖仔狮(狮中之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海陆丰传统虎狮文化:盖仔狮(狮中之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海陆丰传统虎狮文化:盖仔狮(狮中之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海陆丰传统虎狮文化:盖仔狮(狮中之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舞狮源于军傩。傩是中华民族特有一种古老文化,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经存在。军傩是古代军队中用来作为出征祭曲、振奋军威、恐吓敌人的一种仪式。史书载:“当草莽开辟之后,多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备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舞狮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

    海陆丰传统虎狮文化:盖仔狮(狮中之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海陆丰舞狮有多种,其来源不一,其中青塘村青面白额的“盖仔狮”历史最长,被尊为老大。据考,“盖仔狮”即源于明代军狮,百年来一直在青塘村流传。因头部状似锅盖而名。具有目大口阔鼻子短等面部特征。眉宇间写有“王”字,额头中间饰有八卦。被尊为老大的“盖仔狮”享有特殊的地位,海陆丰有“青面白额,狮班免掠”之俚句流传。“免掠”意谓“不用比”,指其武艺高强,地位崇高。譬如,不论哪个村若有盖仔狮在表演,其它狮类是不敢进村的,只等“老大”表演结束离开方敢进村。反之,其它狮类在一个村里表演,如果“老大”突然闯进,只有自觉中止表演,选择离开。其它种类的狮班与之相遇,要偃旗息鼓,站在旁边让道等候“老大”的通过,有的干脆改道避之,颇有惹不起而躲避的意味。

    海陆丰传统虎狮文化:盖仔狮(狮中之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海陆丰的舞狮表演分二部分进行,上半场“行狮”,进行狮舞表演,下半场“打拳”,即武术表演。青塘人称舞狮为“打狮”,打者,武也,由此可见青塘人对武术的重视。下半场的表演有单人打拳、双人对打、三人混打,还有“软跤”即似体操杂技表演。也有单人棍术、双人对打棍术及多人混打棍术表演,场面异常激烈、逼真(惊险),最后还有矛、盾、铁尺混打表演。

    海陆丰传统虎狮文化:盖仔狮(狮中之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青塘子弟习武的风气不断,代代相传。见于族谱或口传的拳师有几十人,其中武秀才8人。上世纪的六十年代,曾开设七个狮馆:如永兴馆、永和馆、礼和馆、吕和馆、顺兴馆、和顺馆等。馆联曰:“学成武艺安邦国,练就功夫可立身。”学习武术与保家卫国联系在一起。

    海陆丰传统虎狮文化:盖仔狮(狮中之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陆丰市大安镇罗厝地村盖仔狮军狮


    海陆丰传统虎狮文化:盖仔狮(狮中之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惠州市惠东县稔山镇长排村“盖仔狮”表演始于明清时期,在当地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凡逢年过节、喜红庆典或有重大活动长排村都会舞“盖仔狮”来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是我县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日前,惠州市第四届民间艺术博览会上,来自汕尾的盖仔狮狮队进行了精彩绝伦的表演。在高亢粗犷的铜锣皮鼓伴奏下,队员在场上舞狮、进行单人打拳、对打、棍术表演等,气氛十分高涨。来自惠东稔山长排村的盖仔狮传承人陈志豪也上台展露了拳脚,举手投足之间魅力十足。

    海陆丰传统虎狮文化:盖仔狮(狮中之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相传明末清初时,从海陆丰过来一和尚,和尚在庙堂里教人功夫。这名和尚就是盖仔狮的祖师爷。老师傅早有交待,海陆丰是师兄的地盘,我们的狮队不要到那边演出,只能邀请他们的狮队过来表演。”因此,尽管表演当天,来自汕尾、铁涌和长排村的3支狮队相遇,但为了尊重汕尾的狮队,本地狮队并没有拿出狮头来,只将锣鼓搬了出来。表演结束后,陈志豪向记者透露了这个“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的内幕。盖仔狮所用的狮头,各地也不一样。“汕尾和陆丰是青面白额的‘刘备’,海丰是青脸黑头的‘张飞’,我们是青面红额的‘关羽’。”
    陈志豪介绍,据考证,盖仔狮源于明末清初,叫法甚多,古称“金狮”,台湾同胞称作“感仔狮”,香港同胞称作“貔貅”,由福建传入陆丰、海丰、惠东稔山、港台一带,至今已有三四百年历史,被尊称为狮王。

    海陆丰传统虎狮文化:盖仔狮(狮中之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海陆丰传统虎狮文化:盖仔狮(狮中之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稔山长排的盖仔狮造型古朴,与其它狮最大的不同是其红额青面,头部状似锅盖,因而得名“盖仔狮”。细看其面部,口阔目大鼻短,眉宇间写有“王”字。虽其貌不扬,但盖仔狮在狮班中地位最高。陈志豪说,其他狮队与之相遇,必须向盖仔狮行参拜大礼,绕侧而过。

    在粤东地区有“红额青面,狮班免掠”之说。“免掠”是“不用比”的意思,可见其武艺高强、地位崇高。譬如,不论哪个村若有盖仔狮在表演,其他狮类是不敢进村的,只有等“狮王”表演结束离开方敢进村。反之,其他狮类在一个村里表演,如果“狮王”突然闯进,只有自觉中止表演,选择离开。其他种类的狮班与之相遇,要偃旗息鼓,乖乖地站在旁边让道等候“狮王”通过,有的干脆改道避之,可见盖仔狮地位特殊。

    海陆丰传统虎狮文化:盖仔狮(狮中之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青面红额

    海陆丰传统虎狮文化:盖仔狮(狮中之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至今为止,长排“盖仔狮”还保留着传统的表演方式。表演分两部分进行,上半场“行狮”,进行狮舞表演,下半场“打拳”,即武术表演。通常以农村的晒场、空地为表演场所,表演內容为分大小门、参神、踏七星、踩八卦、打四门、瞌狮、睡狮等模拟狮子的风趣动作及喜怒哀乐的情绪;下半场为武打表演,先后表演单人打拳、单人棍术等。而这种融合了舞蹈和武术动作的“盖仔狮”也成为了长排村村民娱乐休闲、强身健体的一大法宝,村中不管男女老少,都热衷于学习舞狮打拳。
    海陆丰传统虎狮文化:盖仔狮(狮中之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海陆丰传统虎狮文化:盖仔狮(狮中之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本文来源:白字戏

    海丰人社区 - 凝聚海丰人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扫一扫关注海丰人社区公众号


    郑重声明:海丰人社区所有帖子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与立场,如有违法违规事宜请联系本站处理。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如是商业用途还请联系原作者。
    本站系公益性质的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感谢理解与支持。

    小黑屋|Archiver|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意见建议|网站地图

    Powered by HFREN.CC  © 200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