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意见建议
搜索
查看: 3040|回复: 0

大街,你好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 小时前
  •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333
    发表于 2021-1-16 12: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故乡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身在异乡未敢忘。说到故乡,就自然而然地想起县城大街,她曾经陪伴过我的忧乐悲欢,给予我朴素初心与期盼力量,让我心生温暖。

    我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山水秀丽、交通便利的乡村,那里离县城很近,走路不用半小时。县城有不少亲戚朋友,又是我父亲工作的地方,我去的理由和机会很多。尤其是县城的大街更是我经常流连之处,用现在的时髦话语说,那里是县城的网红打卡地。每次走在大街上,看着街道两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总是觉得新鲜又好奇,仿佛天地间大了许多。
    大街,你好吗?,海丰人社区 HFren.cc

    大街是县城最繁华的一条街,街道两旁是两层骑楼,楼上居住,楼下商铺。骑楼下总是摆满各家店铺的货品,来来往往的行人只能走在大街上。长约900米的大街有布铺、医馆、百货商店、日杂店,有画像的、纹脸的、代写书信的、裁剪衣服的,还有食品店等,商铺林立,基本能够满足当时人们简单的生活需求。大街两旁的几条小巷知名度也很高,如米街、十字街、仁寿里巷、大街陈、水巷刘。进出小巷的人们也多数要到大街上走一走,平日里已是人流如潮,到了墟日,街上更是水泄不通。

    大街,你好吗?,海丰人社区 HFren.cc



    从前的记忆渐行渐远,儿时的味道却一直留在心头。我一直念念不忘的,是那间充满烟火气息的龙津酒楼门口摆放的大包。每次走在大街闻到大包飘来的浓郁香气,我的脚步就会不自觉地慢下来,甚至驻足停留。看着蒸笼里一个个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大包,年少的我常常挪不开脚步。依稀记得,父母第一次买给我的时候,我接过大包就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外皮“hu hu”的口感和麦香味,很快被叉烧馅的鲜、甜、酥、香主导,嘴里的美妙呀,真是妙不可言,实在无法用语言表述,现在只能用几个流口水的表情包了。后来再拥有的时候,我会捧在手心里,尽可能地慢慢品味,生怕吃得太快,幸福的时刻转瞬即逝,唯愿快乐的时光慢些再慢些。说到吃的,龙津酒楼的油条、马仔也很出名;桥头下的豆腐花吸引着不少男女老少:百货商店隔壁刘家的扁实和它对面陈道纯的扁实更是让人“食过返寻味”……

    街上的布铺是我跟着母亲或姐姐去得最多的地方,尤其在春节前。物质匮乏的年代,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购买,大家手里头只能捏着有限的粮票、油票、肉票、布票等,过着清贫的日子。在穷困面前,省吃俭用是一种自发行为。我们年少不知愁滋味,过年前总是吵着大人要做新衣裳。这时候,再拮据的家庭也会想方设法满足孩子们的这个愿望,这大概就是我们小时候期盼着过年的原因之一吧。布票是按人头限额分配的,很多家庭不够用。还是那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小孩的个子长得快,家里孩子多的,平时都是大的穿过就给小的穿;穿破了就缝补,能够遮身、保暖就行。不少家庭主妇无师自通,拿起针线、剪刀就会缝补、修改甚至进行简单的剪裁。这样的生活经历没有让我在物质丰盛的今天省穿,而是宁精不滥,穿得舒服、得体,充分享受这个伟大时代的馈赠,利用时装让自己更加愉悦,为美好的生活增添色彩。

    位于大街与仁寿里巷交界的百货商店,是我们去电影院或新华书店的必经之地,也是我们一帮小姐妹们经常歇脚的地方,有事没事都要进去瞧瞧。有时顺便买几根扎头发的像皮筋,有时买几包“老鼠屎”回家路上分着吃,更多时候大家口袋里都没钱,就叽叽喳喳地说着走着,任意闲逛,也很开心。

    大街,你好吗?,海丰人社区 HFren.cc

    在大街上走得多了,自然熟悉哪个店卖什么货。记得上小学一年级时,我曾有一段时间被选送到中心小学练习体操,被要求着统一的体操服。购买这些“大件”显然是大人的事情,父母委托进城的邻居去买,回来却说买不到扎裤腿的运动短裤。也许当年没有体育用品专卖店,但我知道布铺对面的仁寿里巷左侧50米处有得买。

    我有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体操队到县城外郊较远的一间小学表演,当晚就在学校操场上支起自备的蚊帐“入住”。睡到半夜不远处起火,原来是一位男同学的蚊帐被他点着的蜡烛引火烧起来,他放在边上的塑料凉鞋被烧坏了。回家路上,那个男同学赤着脚走路,一直懊恼着。走到大街靠近桥头的位置,他从书包里取出那对烧得变样的凉鞋,虽然不舍,但还是用力地扔向龙津溪里。可怜那清澈见底的龙津溪水,无端端接受这样一份“礼物”,莫名其妙被玷污了清白。

    那时候,流动的龙津溪水是清净的。每到夏天的傍晚时分,桥头下有游泳的、戏水的、洗刷的、挑水的,还有闲聊的、散步的、围观的。偶尔也有跳水比赛,那就更热闹了,人群中有吹哨声、喝采声、也有笑声和喊叫声,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是一幅和谐生动的夏日画卷。

    大街是一条线,我是一个点,被它若紧若松地牵引着。文革结束后,我们家复户,便跟随父亲到他的新单位。我停止体操训练后,一门心思集中到学习上。几年后,我住到大街的叔叔婶婶家,投入大街的怀抱,并且与她日夜厮守,捉摸她的每一个晨曦与晚晖,与她相伴度过一段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叔叔家在大街日杂店的楼上。从日杂店与油条铺之间的过道进入,里面有一个宽敞的天井,天井靠西边的大房子是叔叔家的厨房,婶婶每天就在这里做好一日三餐再端到楼上的。婶婶的厨艺很好,我爱吃红烧肉的嗜好就在她这里养成的,虽然后来吃到的都不如她做的可口,却也能满足我对红烧肉的念想。婶婶长相端庄,性格也极好,温婉、大度、包容,她待我好过对自己的孩子,有时我的堂妹会嫉妒。楼上有个很大露天的洗刷台,它的南北两个区域共住着五户人家,都是大房间用木板隔成的单元。有时谁家闹矛盾,争吵声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叔叔家在南边,窗外就是大街。我晚上写完作业时间还早的话,就趴在窗台看大街上的人来人往。路灯下,有独行者,也有三三两两或三五成群的,谈笑声由远而近,又由近到远。当喧嚣走远,留下宁静,大街就在夜的怀抱中安然入睡。

    清晨醒起,有时会听到悦耳的“突——突”(倒尿)声,那是勤劳的农民伯伯到各家各户收集尿液的叫买声,尿液用于农田施肥。据说农民伯伯要付钱给那些人家,按桶算,给多少不得而知。如果是现在,应该反过来付给农民伯伯工钱,因为他们辛苦处理这些卫生问题,只是没有如果。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已没有多少人家愿意放一只尿缸(桶)在家里,不久便再也听不到动听的“突——突”声。

    日杂店距离桥头数十米。我们放学的时候,桥头地摊已经成为临时肉菜市场,除了果蔬,还有各类鱼、肉。有一次婶婶叫我去买海鱼,叫“古板”还是“板古”,当时弄不清楚,现在仍然是。经济发展了,市场开始灵活起来。每到墟日,桥头、米街、十字街、日杂店周围人群密集,已不是单纯的猪仔买卖了。有赶集的,也有趁墟日过来交易其他物品的,还有凑热闹的,公平人叫做“交流”,货物交易,也是交流,比较贴切。我中午放学的时候根本无路可走,看着喜悦的人群,由衷地高兴。那些久违的笑脸是真切的,又是生动的,看着看着我会情不自禁地泪湿眼眶。改革开放已出发,百姓的幸福生活终于有盼头了!

    如今,离开故乡已经三十几年的我,几乎走遍天南地北,却依然乡音难改,乡愁难忘。梦中常问故乡亲人近来可否安康?却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去年父亲临终前,恰逢我即将签印抗疫纪实一书,没能及时赶回去服侍于病床前,已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自古忠孝难以两全,但愿你我无愧于心。

    大街,你好吗?,海丰人社区 HFren.cc

    岁月变迁,时代发展,历经风雨沧桑的大街渐渐斑驳模糊,腰身不再挺拔,早已失去往日的神采。站在大街,我们脚下叠印着无数优秀家乡儿女的足迹,彭湃、陈炯明、马思聪、钟敬文、彭仕禄、黄旭华……一个个令我们肃然起敬的伟大人物,他们从这里出发,走向探寻真理的路上,用智慧、青春乃至生命,书写了精彩的人生篇章。大街承载着历史的厚重,闪耀着人文的光辉,她的未来应该更美好!





    本文来源:我是海丰人,作者:卓红

    海丰人社区 - 凝聚海丰人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扫一扫关注海丰人社区公众号


    郑重声明:海丰人社区所有帖子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与立场,如有违法违规事宜请联系本站处理。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如是商业用途还请联系原作者。
    本站系公益性质的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感谢理解与支持。

    小黑屋|Archiver|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意见建议|网站地图

    Powered by HFREN.CC  © 200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