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意见建议
搜索
查看: 1942|回复: 0

记忆中的桑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7:13
  •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468
    发表于 2021-5-20 16: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忆中的桑蚕,海丰人社区 HFren.cc

    蚕,大家都不陌生,相传养蚕术是由黄帝的正妃嫘祖传授而来。广东非比江南地区,后者自古以来就是盛产绫罗绸缎等丝织品地方,桑蚕业兴盛,以前,江南小镇里的孩子没有不养蚕的。

    记忆中的桑蚕,海丰人社区 HFren.cc

    小时候,我也喜欢玩桑蚕,老屋后面的马路边有一棵老桑树,主杆比碗粗大,巍巍然横跨整个路面,并将部分树梢搭在一户人家的院墙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凉棚。初春时节,桑树蓊蓊郁郁,桑叶绿得浓厚,叶面似打了蜡,绿得醉人。那是孩子们的乐园,我们去那里采桑叶,摘桑葚。

    春天一到,桑蚕的幼虫从芝麻般大的蚕卵破壳而出,它们大小如蚂蚁,娇嫩得不能用手触碰,黑黑的,一点点,不停蠕动。看到小宝贝,可乐坏了自己。采来鲜嫩桑叶,洗干净,然后用鸡的大羽毛轻轻刮刷下来,放上一片嫩桑叶,慢嚼细啃,几天以后,就蜕换一次皮,由黑色小点渐渐变白,食量渐增,有时一天要添加数次新鲜桑叶,当再看到蚕皮肤起皱,身体有规律的收缩,就是蚕又开始准备脱皮换新衣裳了。脱皮的过程很短,头部皮肤先裂开,随着身体的蠕动向前爬行完成脱皮全过程,刚脱去旧皮的蚕身体湿润,虚弱,它会再次昂起头休息。每经过一次蜕皮,蚕就长大一点,吃得也多了,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我每天放学回来,书包一丢,就去采桑叶,然后,洗干净喂食,忙得不亦乐乎,还免不了招来大人的责骂,怕我耽误学习,自己只好唯唯诺诺应付他们。

    记忆中的桑蚕,海丰人社区 HFren.cc

    随着它们一天一天长大,吃桑叶会发出声响,世间的天籁般动听的声音有许多,那么蚕吃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是一曲美妙的乐曲。这是因为蚕吃桑叶会不停的咀嚼,频率很高,所以发出有节奏感声音,吃桑叶的蚕多了,自然形成了交响乐!静心聆听它们吃食的声响,看着它们雪白慵懒的样子,一条条慢慢蠕动,或抬头或伸腰寻觅桑叶,样子灵动可爱。“沙沙沙……”蓦然间,似听到一曲清流式的音乐。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沙沙”的声音,清脆响亮,细听也是一种享受。真是“世界总在动,这儿一片静。说静不太静,天籁之音灵。”曾经试将蚕食桑叶的声音与钢琴声作比较,哪个更悦耳?毫无疑问,蚕食桑叶的声音,是有温度和生命力的,也是满怀希望的。

    蚕,在我们小孩子的欢笑中长大,它们是在不断地吃中而不停长大,多少次吃桑叶的悦耳声响伴着我的童年。

    二十多天后,蚕就到了成年期,身体变得黄亮透明,吃桑叶较少时,也即将吐丝做茧。我就把它轻轻拿起,放进纸箱的小格子里,蚕就自己找一个角落开始吐丝结茧了,两天后蚕茧成形,接下来,吐丝结茧的蚕宝宝越来越多了,一个个椭园形的蚕茧挂在纸箱上。大大小小,或黄、或白的蚕茧均匀分布在纸箱中,看起来很是漂亮。蚕活一生,最后可吐出大约一千五百米长的丝,“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就是它生命恒久的长度。成语“作茧自缚”是指“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为贬义词,比喻做了某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实际上只看到表面现象,对蚕而言,却是需要毕生努力才能达到的崇高境界。

    约莫一个多星期后, 咬破自茧,羽化成蝶,成了蚕蛾。蚕蛾是没有长口器的,也就意味着它们存活不了几天。所以,它们在破茧而出之后就忙着交配产卵。

    记忆中的桑蚕,海丰人社区 HFren.cc

    蚕,虽然是小小的昆虫,它不但给人们留下了物质财富,同时又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它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赞扬的“精灵”。如南北朝鲍令晖的《蚕丝歌》:“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再如唐蒋贻恭的《咏蚕》:“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缠丝恨更长。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等等。

    记忆中的桑蚕,海丰人社区 HFren.cc

    蚕的精神与农民、工人、军人、医生、教师、科学家……这些建设者身上所具有的特征是何等的相似!他们孜孜不倦的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编织着伟大祖国的锦绣蓝图!

    记忆中的桑蚕,海丰人社区 HFren.cc
    蚕吃桑叶吐丝,人食桑叶治病。

    桑,常见于房前屋后。它没有桃李花朵那么芬芳,也没有杨树枝条那般婀娜。它是大大咧咧,纯朴硕壮,就像庄稼人一样平实。《孟子•梁惠王》云:“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这是一则较早的倡导大力种桑广告或者倡议书吧,农村房前屋后植桑种树逐渐普及开来。

    对于我,最有趣的事是,约几个小伙伴去采桑叶,家人叮嘱千万不能上树,要在树下用勾杆勾,不要乱跑乱窜,别磕着碰着,也不要伤害树木,只勾桑叶,别折断树枝……

    我们一群孩子来到桑树下,第一件事就先在树下持着一长杆子去勾桑葚,黑的、紫的、红的、半红半青的,一串串吊挂在桑叶间,最好吃的是紫黑发亮的,入口清甜,那甜中带酸、又酸中带甜,顿时在舌尖蔓延开,那种惬意流遍全身,那酸甜交融的味道堪称绝配,既汁水横流,生津止渴,又隽永绵长,回味无穷。我们大快朵颐后,才去采桑叶,嘴上、手上、脸上、衣服上粘满紫红色的桑汁。

    那一张张欣喜的小脸在绿树掩映下,露出天真的笑容和未曾有过的欢乐,时至今日,犹余味在口,历历在目。
    记忆中的桑蚕,海丰人社区 HFren.cc

    采摘桑葚中,我遵照大人叮嘱,不敢爬树,更不愿和小伙伴们抢食,常常吃不到最大粒的桑果。等他们攀爬在树上,用力振摇树杆,让一些成熟过透的桑果掉下来,我会把它捡起来,尝尝美味。手脚麻利的同伴在树上摘大颗桑葚先放进自己嘴里,也会扔下来几串给树下的同伴,“尝尝,快尝尝,可好吃”。

    记忆中的桑蚕,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桑葚,确实是好水果,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已是皇帝御用的补品,又被称为“民间圣果”。少时生活清苦,吃不到像现在一样丰富美味的水果,桑葚算是我们这一代人、儿童时代记忆中的“佳果”了。

    记忆中的桑蚕,海丰人社区 HFren.cc

    相传,朱元璋发迹前,在山东化缘乞讨,难讨残羹剩饭,一日,骄阳似火,炙烤大地,黄土冒烟。数日米水未进,一个踉跄,倒在了黄土地里,昏死过去。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朱元璋只感觉嘴里有甜甜的腻物,一丝水脉顺着自己的喉咙缓缓流了下去,渐复知觉,彼时正是芒种时节,是收割小麦,也是桑葚成熟的时候。求生的本能让朱元璋努力的爬了起来,攀上树,摘食桑葚,送进嘴里,朱元璋的眼渐渐明亮了起来,身上也渐渐有了力气。朱元璋称帝后,感叹若不是桑葚救命,何来今日泱泱帝国如此霸业!救驾有功,理当封赏。不幸的是已过了桑树结葚的时节,没有桑葚的桑树朱元璋已分辨不清,见一臭椿树(落叶乔木,与香椿树极为相似,很难分辨)貌似桑树,错以为臭椿就是救驾有功的桑树,于是乎黄缎加身,封为万树之王。曾蒙桑树救命之恩,黄袍加身,却又忆不起救命之树是何种摸样,实属可叹也!现实生活中,此种人也并不少见!

    记忆中的桑蚕,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时光荏苒,现在的我已是“为人父”的大人了。但桑果给我的记忆却是一幕又一幕的童年。乡间寻常不过的桑葚,大多已退出了历史舞台,给人留下一段甜蜜又略带酸涩的回忆……我们在桑树下听到有诗声“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还有东汉孝子蔡顺与桑葚的故事。

    回忆桑蚕,让我不失温暖和美好。

    岁月被蚕食了,只留下天地间不断更替中大写生命的“蚕”……








    来源:东岸,文:马泽松,图:网络
    海丰人社区 - 凝聚海丰人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扫一扫关注海丰人社区公众号


    郑重声明:海丰人社区所有帖子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与立场,如有违法违规事宜请联系本站处理。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如是商业用途还请联系原作者。
    本站系公益性质的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感谢理解与支持。

    小黑屋|Archiver|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意见建议|网站地图

    Powered by HFREN.CC  © 200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