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意见建议
搜索
查看: 1129|回复: 0

[历史档案] 海丰望族归丰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6:19
  •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397
    发表于 2019-3-15 21: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永可  蔡忠

    (一)

       有幸应邀参加2012年农历正月二十日香港海丰林归丰家族会春节联欢宴会,在热烈吉庆的歌乐升平和浓浓气氛中,度过了愉悦的一晚。

        农历正月二十日,是海丰梅陇的开墟日,居住于梅陇镇内的居民,则要备菜粿佳肴,宴请亲戚好友,往昔还要擎旗击鼓、奏乐、化妆进行游行,盛极一时。此习俗赓传已久。

        旅居香港的归丰林氏族人,把这一习俗带到香港,正如旅居于香港长洲岛的海丰籍居民,把元宵节吃菜茶的习俗带到长洲一样,非常难能可贵。

       香港海丰林归丰家族会成立至今,已经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岁月,并在香港购置了会址。林归丰家族会在香港与海丰之间,架设了一座心灵的彩桥,使两地虽相隔千里心却咫尺,使归丰林族旅居香港人士,对家乡更加挚爱。

        这正如此届联欢宴会首总理林宗一(诗人林农)在会上的致辞一样:“本会秉承创会宗旨,遵循规训,以浓厚亲情,真诚团结,同心同德,在先贤建立的良好基础上,在历届会长、理监事的努力下,紧跟社会发展,互助互爱,开拓发展,造福家乡,并已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族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凝聚力。今后,我们一定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经过调查访问与搜集资料,我们认为梅陇归丰林家族,的确如汕尾市城区政协主席吴大集在会上致辞所说的:“归丰林家族的确是海丰的名门望族。”

    (二)

       林氏先祖从中原步步迁至福州、潮州。其子孙林省谦(明神宗十六年生于澄海县湖心乡)于明崇祯九年游学于海丰,定居于梅陇,成为“林归丰家族”始祖。

       林省谦第四代孙林秀(又名林秀高、林菁),其父林茂春去世时,年仅17,便与梅陇镇姓唐的亲戚打工,由于聪明能干,事事勤力,为人谦虚,不久由店员升为采购经理。他24岁时,前往惠州发展,拓阔了眼界和境界。31岁时(1780年)返回梅陇以“归丰”字号开设一间行栈,艰苦创业。

        《海丰文史》有文记载:“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林秀以‘归丰’字号在梅陇搞商业,雇用当地埔头一位姓谢的为采购员,常驻惠州。有一年粤北韶关一带发生大洪灾,林秀眼明心灵,通知姓谢的雇员,尽快大量订购烟叶,待全省烟市极度紧张时才抛出,故一本万利,由此起家发展,大建‘九包五’住宅,且连续兴建,顿成望族。”

       《海丰文史》还记载:“林秀经商不单在广东省内,还和外省人合作经营洋务,均能因时因地获得厚利。商业之外,尤重视本地渔、农、盐业的发展。有鉴于当时‘王坣’(现东关堤围)筑固之后,大片辽阔肥沃的滩涂,大有可为,便大批雇用外地来此谋生的劳动力,积极开垦‘渔场’,围海造田,开拓盐町。”

       林秀严谨俭朴,博学多才,尊师重教,亦多有善举,如造桥修路,施棺赈饥,建校兴学,在荒年自动减田租、铺租,平卖粮食,与大众共度时艰。深得邑人赞许。当时两广总督觉罗吉庆曾赐书写“惠心好义”的牌匾以资鼓励。于是“归丰林”之名,闻名全省。

       《海丰文史》亦记载:“林秀发迹之后,有子5人,娶20个媳妇,传下43个男孙。至1927年三百余年间,其后代共有2000多人。其子孙多有官职,如湖北道台等等,秀才、贡生多人,成为海丰县一大望族。”

       林秀除孙儿林念裕中贡生后任清朝湖北武昌盐道台之外,四儿林汝梅中贡生后任清朝诰授奉政大夫、湖北清军府知府;五儿林格曾任清朝诰奉政大夫、昭武都尉;三儿林舜恢曾任清朝卫千总,诰封奉直大夫;林光昶、林光远、林光政、林光藻、林光拔、林光斐更是一门六诗人。族人在科举考试与仕途皆有成就。林光昶著有《巢林遗稿》,林光政著有《芥轩吟草》。

       林秀与儿孙多有善举。清嘉庆十年(1805年),在梅陇遵义约兴建东、西斋义学堂两所,在东斋左边建义仓,置田租200余石,以备约中荒歉之年可赈济贫苦者。又曾重建、重修汇津桥;建浅沙桥和羊蹄岭桥(又名五康桥);置租24石雇渡夫设大液义渡;建梅陇东桥和枋桥等。

    (三)

       归丰林家族的子孙,现已超过2万人,除居梅陇、海城、汕尾、汕头、惠州、深圳、广州、韶关、佛山、珠海、武汉等之外,还居香港、澳门、澳洲、英国、法国、荷兰、美国、加拿大等地。

        清末、近代、当代,名人辈出,人才济济。行政要员、科技专家、财团能人、大学教授、博士硕士、大型厂商等,比比皆是。林剑虹、林绍丰、林既闻、林袞华、林立吾、林作良、林梓人等,都是政界、学界名流。

       林剑虹(又名林国琛、林贵炎),毕业于番禺师范与广东省高等警察学校。清末加入同盟会,曾参加黄花岗战役、武昌起义、惠州战役、广州战役,1918年随军援闽,劳绩卓著。1925年曾任海丰县长、碧甲场场长。1942年创办梅陇地区第一所中学(梅峰中学),出任董事长。善诗词。

       林绍丰(又名林镇峰、林梓蓬(1872-1950),曾与陈炯明同窗共读于广东政法学堂,毕业后从政从商。民国初年,由陈炯明拨款,林绍丰成功主理修建梅陇马福兰渠道水利工程。著有《林绍丰风水笔记》。陈炯明去世时,曾撰联挽之曰:“一生道德,半世功名,爱国本真诚,用舍行藏随所遇;廿载知交,三年阔别,香江传噩耗,乾坤奥妙已无闻。”

       林世璋,毕业于广州一大学,抗日战争时期,任职于国民政府宣传部门,负责对日军及奸伪进行宣传工作。日本投降后,在台湾接收日本报社创办台湾《中央日报》并任总编辑、总主笔,为台湾名流。因思念乡邦,在台湾终生不娶。

       林绍意,抗日战争时期在台儿庄战役中牺牲。

       林贵样(又名林军雄),毕业于黄埔军校,抗日战争时期在广西战役中壮烈牺牲。

       林福延(又名林军杰、林超群)解放战争时期在陆丰战斗中牺牲。

       林金枫,1922年生,大专学历。1938年参加革命,不久参党。1945年曾任抗日游击区三区区长。建国后任广东省标准管理局副局长、代局长,团政治处主任、珠江地委宣传科长、顺德县委书记、省科委处长等。善诗词。

       林元龄(又名林绍森),毕业于广东海事专科学校,武汉河运学院副教授,主编出版过《理论力学》、《水位技术辞典》、《机械设计基础》等。也善诗词。

       林春华(又名林向阳、林育俊),荣誉文学博士、香港作家、诗人,系香港散文诗学会副会长、《香港文艺报》执行主编,著有《紫荆 树下的恋歌》等文学专著多部。

       林世群,毕业于海丰师范,曾任梅陇中心小学校长,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劳动模范、南粤杰出教师等光荣称号。

       归丰林族人对社会和家乡亦多有善举和贡献。

       香港族人林绍泞、林绍枢、林家迈、林乃竹、林世民,梅陇族人林绍澄,汕尾族人林国钧等捐款复建金竹寺,深得好评。

       香港族人林绍绿,曾任海丰县政协委员、广东省红十字会名誉会长,曾捐款捐物扶持梅陇电影院。

       香港族人林亦正(又名林树竹),毕业于广东省立高级水产和台湾实践学院,1962年创立香港林归丰家族会,带头创办第一届香港林归丰家族会联欢会。曾筹款创建梅陇宏祖祠和老祖祠,捐资修建梅陇中心小学。也善诗联书法,他的九十自寿联被评析后入选《汕尾当代对联选》。

       香港金饰厂商林家迈,曾捐款修理梅陇后底溪水利工程和宏祖祠、老祖祠等。

       汕尾族人林义鸿,系汕尾市政协常委、广东海外联谊会理事,经营嘉顿糖果公司,对社会多有贡献。

       香港族人林宗国,曾捐款建梅陇中学校门步翰桥。

       香港族人林宗泰(又名宗沛),曾捐款修建梅陇中学和老祖祠。

       梅陇族人林贵式(又名林国祥、林瑞其),清末曾大力资助国民革命,又捐巨款建海丰中学。

       香港族人林绍枢,毕业于广州会计专科学校,曾捐款修理梅陇后底溪水利工程和梅陇老祖祠、岳祖祠。曾与林绍泞等代表香港林归丰家族会认捐梅陇中心小学的林归丰图书室、林秀高纪念室,两人又分别捐建绍枢室、绍泞室,恳切发动族人捐建介川室、介明室、世荣室、谷人室、润屋室、世平室、绍绿室等。在汕尾投资办厂,发展桑梓经济。林绍泞还出资购置香港林归丰家族会会所。

       香港族人青年企业家林成坤(林绍绿之子),系汕尾市政协委员、汕尾青年联合会常委,亦系香港理工大学商业专业评审中心院士,在香港四个机构接受过商业英语等专业培训,曾任香港金银首饰工商总会副会长,曾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多个机构任委员,并与香港一班热心社会服务的社会精英创办香港都会扶轮社且曾任社长。

        扶轮社是一个国际性的义工服务组织,倡导世界瞭解与和平,推动各种人道计划,解决贫穷、保健、防饥、教育及环保等问题。林成铭任会长期间,曾赞助湖南浏阳市重建一间小学(命名为香港都会扶轮社小学)。扶轮社每年都为国内的福利院和伤残团体赞助多项服务,在香港与外国每年亦给伤残人士、老人、儿童、学生、学校等20个以上的赞助与服务。林成铭经营着新丰首饰公司等6个公司。

        香港回归祖国之时,新丰首饰公司将1997年7月1日的《大公报》头版,用黄金另铸一张报纸,成为世界上用黄金铸造的具有纪念价值的报纸,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礼堂上,此事被载入《上海健力宝纪录大全》。林成铭的太太彭建欣系香港特别行政区食物环境局的卫生警察,哥哥林成坤是香港潮州公学副校长,可谓一门多俊杰。

       其他人物及其事迹恕不一一写入。壮哉,美哉,海丰望族归丰林!

       作者杨永可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蔡忠系海丰县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本刊主编









    本文来源:浙南林氏源流网

    海丰人社区 - 凝聚海丰人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扫一扫关注海丰人社区公众号


    郑重声明:海丰人社区所有帖子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与立场,如有违法违规事宜请联系本站处理。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如是商业用途还请联系原作者。
    本站系公益性质的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感谢理解与支持。

    小黑屋|Archiver|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意见建议|网站地图

    Powered by HFREN.CC  © 200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