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意见建议
搜索
查看: 909|回复: 0

[戏曲园地] 海丰西秦戏 - 中国戏曲中的奇葩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341
    发表于 2018-11-9 21: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秦戏源远流长,是一个古老而稀有的剧种。她从黄土高原一路款款走来,长歌动地,长袖善舞,在中华大地上绽放了绚丽的异彩。古老的西北地区-秦州、甘州、肃州、黄土高坡,沟壑纵横,崮塬林立,风吹尘扬。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特色。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的频繁,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隔着沟壑喊话,胸腔鼓荡,长声往往拖着余音。日积月累,渐渐融入戏曲唱腔艺术,发展成独具特色的西秦戏。

    海丰西秦戏 - 中国戏曲中的奇葩,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明代西北地区的西秦腔流入海丰后,与地方民间艺术结合,至清初形成广东地方戏,故称“西秦戏”。西秦戏传统剧目有一千多个,深受观众欢迎。

        “西秦戏”的形成,说法有二;一说明代万历年间,陕西陇右(今甘肃天水)有位刘天虞(与同代戏剧家汤显祖是挚友),到广州做官,带3个西秦腔班子,经过江西流入粤东、闽南、台北一带,后来在海丰扎根,并与海丰民间艺术和语言结合,逐渐游离于西秦腔而自立门户,形成西秦戏;又有一说,明崇祯年间,李自成的败军沿闽赣边界进入广东之后,败军中一些陕甘艺人在海丰聚班演戏所留传下来的。

    海丰西秦戏 - 中国戏曲中的奇葩,海丰人社区 HFren.cc

        传统剧目分文戏和武戏两类。文戏的主要剧目有“四大弓马”“三十六本头”“七十二提纲”等。武戏多取材于《东周列国志》《封神演义》《水浒传》等演义小说。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剧目有《回窑》《斩郑恩》等。武打艺术宗南派武功,长于表演慷慨悲壮的历史故事戏。角色和场面分为“五行十柱”,即打面行(分红面、乌面、丑)、打头行(分正旦、花旦、蓝衫、婆脚)、网辫行(分老生、文生、武生、公末)、旗军行(分乌军、红军)、音乐行(分文畔、武畔)。著名演员有曾月初、罗振标等。

    海丰西秦戏 - 中国戏曲中的奇葩,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明末清初,广州方言地区及粤东闽南语地区,都有西秦戏流行。 一路从湖南、湖北传入,一路从江西、福建传入,故西秦戏有上、下路之分。清乾隆元年(1736)以前,西秦戏已在广东广为流传,其曲调有正线、西皮、二黄、小调四类。正线是西秦戏的主要声腔,又分二方(也叫二番)、平板、梆子三种,以二方为基本曲调,与陝西的汉调二黄近似;平板接近皮黄戏的四平调(平板二黄);梆子与吹腔相近。故有人认为西秦戏与秦腔、汉调二黄、徽剧均有渊源关系。除正线外,西秦戏的西皮与粤剧梆子(即西皮)相同;二黄接近广东汉剧二黄。伴奏乐器有头弦(俗称“硬子”)、二弦、三弦、月琴、大小唢呐、号头等。武戏常用大锡大鼓。

    海丰西秦戏 - 中国戏曲中的奇葩,海丰人社区 HFren.cc

        西秦戏在有了科班的情况下,名角和名乐手辈出,加上有利的空间条件,于是戏班团体增多,演出地盘扩大,清末民初年间己拥有30多个班子,如顺太平、和天乐、祝行年、顺泰源、荣和春、庆丰年、振亚东、满园春、庆寿年等,演出地区遍及惠阳、潮汕、闽南、兴梅、广州乃至香港等地和东南亚各国。

    海丰西秦戏 - 中国戏曲中的奇葩,海丰人社区 HFren.cc

        西秦戏发展繁荣的海陆惠一带,己有正字戏和白字戏等戏班在活动,他们在这块狭窄的沿海地带生存,必然会相互竞争,因而艺术的发展创新是一个主要的课题。西秦戏就是在这个历史时期产生了把原十本素称《封神榜》的正线腔剧目,参照《封神演义》扩编成全传75出的连台本戏《封神榜》,接着又改编了《隋唐》《宋传》等大传戏,还报据传奇小说改编了八本连台的草传戏。加入正线、西皮、二黄等唱腔,使上演剧目丰富,艺术上也不断创新、发展,出现了一派繁荣景象。

    海丰西秦戏 - 中国戏曲中的奇葩,海丰人社区 HFren.cc

        西秦戏植根海丰之后,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西秦戏的唱、白虽然沿用中州音韵,但曲文通俗浅显,加上艺人们不断学习正字、内字等兄弟剧种和民间艺术的长处(如正字戏的三国剧目、昆曲牌子和民间的南派武功等),以丰富和提高自己,因而使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别具风格与特色的地方剧种。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海陆丰竟拥有40多个西秦戏班,流行地区从原来的粤东、闽南、台北扩大到广州、香港、澳门及东南亚等地。

    海丰西秦戏 - 中国戏曲中的奇葩,海丰人社区 HFren.cc

        西秦戏的音乐唱腔为齐言对偶的板式变化体,曲调有正线、西皮、二簧、小调四类。正线是西秦戏的主要声,又分二方、平板、梆子三种。西秦戏唱、白沿用中州音韵,男女异声同调,男唱真嗓,女唱假嗓。乐队分“文畔” “武畔”两种,“文畔”使用头弦、二弦、三弦、月琴、唢呐、号头等乐器,“武畔”主要使用锣鼓等打击乐器。西秦戏传统剧目有一千多个,其中较有影响的包括《贩马记》等“四大弓马戏”、《打李凤》《棋盘会》等“三十六本头戏”、《斩郑恩》等“七十二提纲戏”,《回窑》《葛嫩娘》《秦香莲》《赵氏孤儿》《游西湖》等剧目也深受观众欢迎。

    海丰西秦戏 - 中国戏曲中的奇葩,海丰人社区 HFren.cc

        1927年,海陆丰农民第三次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之后,11月18曰至21曰,在红宫举行的“海丰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中诞生了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全体代表通过了一条“改良戏剧”的决议案。是年除夕,海丰县苏维埃为欢度夺取政权后的第一个元旦,隆重组织戏剧活动,西秦戏顺泰源班应邀演出了《秦琼倒铜旗》提纲戏,大受欢迎。

    海丰西秦戏 - 中国戏曲中的奇葩,海丰人社区 HFren.c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西秦戏获得了新生,幸存在世的老一代艺人张汉标、罗宗满、曾月初、陈铭诩、林泳、马富、张木顺、曾炮、林德祥、张德、蔡栗、周世妹、林白妹,以及名演员罗振标、孙俊德、陈伯思、周汉孙、唐托等,都对新中国寄予无限希望与信赖,相继汇集到庆寿年这个唯一的班子,他们团结起来,仿效大革命时期的做法,开展 合法斗争,把班主制改为集体所有制,实行评工定分的工资分配制度,改庆寿年戏班为海丰县工人剧团(后又复名庆寿年剧团)。

    海丰西秦戏 - 中国戏曲中的奇葩,海丰人社区 HFren.cc

        1950年、1951 年,先后赴香港、广州演出。1952年,海丰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剧团解散,艺人回乡分田务农。土改和土改复查结束,省文化局和东江专署文教科派员来海丰,帮助恢复庆寿年剧团,并开始吸收刘宝凤、罗惜娇两名女旦,恢复西秦戏较长时间中断了女旦的新面貌。接着,新文艺工作者吕匹、马康等参与了剧团改革工作。50 年代中期,海丰有效地加强了对剧团的领导和管理,并积极发动与组织老艺人抢救艺术遗产,挖掘、记录、整理了《仁贵回窑》《重台别》《刘锡训子》《宋江杀惜》《审冯旭》《斩郑恩》《棋盘会》《胡惠乾打擂》《桂枝写状》《秦香莲》《徐棠打李凤》《崔梓弑齐君》《救宋王》《游园耍枪》《辕门罪子》等七十多个优秀传统剧目上演。同时, 对唱腔音乐、表演艺术、舞台美术和脸谱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提高, 使西秦戏枯木逢春, 欣欣向荣, 别开生面, 受到艺界的好评。

        1956 年,庆寿年剧团接受政府登记之后,改名为海丰县西秦戏剧团 。1957年赴省汇报出,剧目《斩郑恩》《仁贵回窑》和《重台别》等,受到文艺文界的好评,同年,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剧作家田汉在省文化局领导陪同下来海丰看戏,到县后竞专程转赴傅罗县城观看西秦戏演出的《辕门罪子》,田汉对这古老而稀有的剧种的唱腔和表演特色颇为欣赏,他说西秦戏是“南国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艳香花,能保留至今,难能可贵”。

        不久, 省文化局即召西秦戏赴穗向省委、省政府汇报演出,其《回窑》《重台别》《斩郑恩》及《辕门罪子》等优秀传统剧目,受到省各界人士好评,粤剧著名艺人马师曾、罗品超等,更是对此赞不绝口。20世纪五六十年代前期,西秦戏兴旺的发展趋势,基本与全国戏曲艺术发展繁荣的态势同步。

    海丰西秦戏 - 中国戏曲中的奇葩,海丰人社区 HFren.cc

    《刘锡训子》

        时光进入60年代,西秦戏先盛后衰,陷进了“文革”劫难的“冰河期”。60年代初,在省文化局的支持下,海丰县西秦戏剧团派出刘宝凤、严木填和张德、蔡廉等十名演员与音乐人员,赴陕西省戏剧院学习七个月,包括过去先后移植了(赵氏孤儿》《游西湖》《白玉真》《三滴血》和《杀生》《推涧》《双下山》《三对面》等九个长短剧目,又吸取了秦腔艺术的诸多长处,促使本剧种在唱腔韵、表演艺术各个方面的进一步改革和创新,特别为后来编演现代戏(如《货郎计》《哥妹俩》《铁孩子》《赤乡烈火》等)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正当西秦戏以崭新的姿态迈开步伐向前发展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到来,“四人帮”实行了文化专制主义,一切剧目不但通通被扣上“封、资、修”黑货的罪名而大加鞭挞,甚至连剧团也遭强行解散,演职员被迫回乡务农。1973年,海丰县唯一的文艺团体宣传队,改为西秦戏与白字戏“两下锅”的混合剧团,实行了板腔与联曲空前“大联合”,他们按照“四人帮”钦定的京剧“样榜”移植演出的《杜鹃山》,难于表现出西秦戏的特色。

    海丰西秦戏 - 中国戏曲中的奇葩,海丰人社区 HFren.cc

        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央号召恢复地方剧种。1979年,在省文化局的扶掖下,终于恢复了海丰县西秦戏剧团。1991年和1992年先后参加第四届广东省艺术节和全国“天下第一团”(南片、福建)展演, 剧目《秦香莲》《斩郑恩》及演员皆获佳奖。并多次应邀赴香港演出,传播了乡音,沟通了乡情。香港文志唱片公司、东南亚唱片公司和广州唱片社合作,几次来团录制了优秀传统剧目《回窑》《重台别》《刘锡训子》《五台会兄》等16盒卡带,远销重洋。

    海丰西秦戏 - 中国戏曲中的奇葩,海丰人社区 HFren.cc

        2011年11月,中共海丰县委宣传部全力打造,海丰西秦戏剧团排练了西秦戏新编历史剧《留取丹心照汗青》,参加第十—届广东省艺术节荣获七个奖项,吕维平在剧中饰演民族英雄文天祥,获优秀表演奖(一等奖)。翌年3月20日晚,《留取丹心照汗青》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 “ 九州大戏台 ” 栏目首播,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并引起了国家文化部有关领导的关注。该剧被评为 2011年广东省文化艺术精品工程扶持专项资金项目,荣获第八届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2年)、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2013年)、首届广东省优秀剧目奖(2013年)等殊荣,中央电视台《戏曲采风》栏目做了《走进西秦戏》专题报导。





    作者:腾途旅游网
    來源:简书

    海丰人社区 - 凝聚海丰人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扫一扫关注海丰人社区公众号


    郑重声明:海丰人社区所有帖子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与立场,如有违法违规事宜请联系本站处理。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如是商业用途还请联系原作者。
    本站系公益性质的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感谢理解与支持。

    小黑屋|Archiver|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意见建议|网站地图

    Powered by HFREN.CC  © 200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